斯拉小鎮。
在這個小鎮上的那些士兵們根本沒有見過幾十輛裝甲車迎面沖鋒的場景。他們用手中的步槍對著裝甲車的正面進行了掃射,看到子彈在硬裝甲上蹦出火花,鋼鐵怪物毫發無傷,旋轉炮塔轉動的場面,部隊的勇氣泄了七成。
而在看到炮彈掀起彈片風暴也只是蹭掉裝甲車表面的沙袋,圣索克的士兵面對不斷逼近的裝甲車,開始掉頭逃跑。
這種畏懼下的行動與‘圣索克士兵是不是土包子’毫無關系,這是人類碳基生物面對超過生物上限的機械的本能恐懼。
現代人在高速公路看著不斷疾馳而過的大卡車,也有‘想要遠離’的類似本能畏懼。
現代平民對在照片上看到坦克車輛稀松平常,但是遇到戰場上面對裝甲車速沖鋒也九成會被嚇得轉身逃跑,剩下那一成會癱軟不能動。
‘紀律’,‘信仰’,‘反裝甲戰術訓練’——圣索克的士兵和二十一世紀的大部分平民一樣都極度欠缺。
6月23號中午,當龍牙大公得知了的第一道戰線被分割突破的時候,他立刻決斷,命令周圍的部隊去堵住突破口。
北方的龍角裝甲騎士團,在二十七艘基洛夫空艇的火力支援下,逼近赫斯拉小鎮。但是龍角裝甲騎士團卻未能取得的龍鱗裝甲旅那樣輝煌的戰果。
指揮龍角裝甲旅的是龍牙大公的兒子——龍將軍億特,他的職業是正牌的將軍,年僅37歲。這位將軍閣下掌握著北方軍團中最精銳的裝備,但是戰術理念并沒有更新到當代。
他認為空中的基洛夫空艇的火力規模太小。在赫斯拉小鎮外的田野上,他命令裝甲部隊以傳統戰術正面進攻。
也就是炮兵進行了短促的火力壓制后,讓雙足機甲排成間隔只有二十米的線列排前進。
當炮火壓制后,一排排雙足鋼鐵巨獸猶如移動的城墻,在硝煙米彌漫的戰場中貼近。金屬腳步和地面碰撞的回響,會讓士兵感覺有一個龐大的機械人方陣向前。
在兩百二十年前,有三十架雙足機甲列隊前進擊垮一個師團的記錄。而現在,這種戰術現在卻落后了時代。
海拉人的指揮官見到此戰術,立刻命令手頭的輕坦克集群迅速機動到龍角裝甲騎士旅的后方。
這里介紹一下二十一世紀裝甲合成旅的戰術
裝甲合成旅是各種車輛協同作戰,先是一排坦克作為先鋒,后面幾十米外輛自行高炮防止敵人武裝直升機騎臉,再后面跟著自行火炮充當adc遠程輸出,兩側是武裝直升機,阻止對方繞后。
但是如果只有一排坦克正面突擊沒有其他兵種配合,會造成什么情況呢?——非洲黑叔叔的皮卡,讓卡大佐坦克群跪的很真實。
這位龍牙家族的嫡系繼承人顯然并不懂裝甲兵團的應用,雖然他手里有二十七個基洛夫空艇可以對側翼執行火力支援,但是他并沒有把這些空艇及時調上來。
當雙足機甲側翼的騎兵部隊,遇到了海拉人迂回的履帶輕戰車時,在四分鐘內,被機械車輛上的重機槍擊潰。
在中午140分的時候,海拉人輕坦克集團,成功分割了龍角裝甲騎士旅和后續步兵的聯系。
雙足機甲的膝蓋正面并不脆弱,膝蓋的彎曲的角度,能讓正面附加大量擋板裝甲,防御機關炮是毫無問題。真正脆弱的是后面的關節窩,這里不能裝任何裝甲,裝了就把彎曲結構給卡死了。
繞后的輕坦集團用了機槍進行掃射。這些雙足機被大口徑子彈命中脆弱的關節窩,搖搖晃晃的斜著歪倒。
在下午2:10分,龍牙大公手下的龍角裝甲騎士旅覆滅,指揮官龍將軍億特,在手下騎士的保護和基洛夫空艇轟炸掩護中成功撤離。
但是在戰略地圖上,龍牙大公經營的防線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