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塔樓大廈中,第十六層。寬闊明亮的辦公室內。
在藍白色的金屬玻璃桌子前,蘇鴷正在翻閱資料。抵達漢水,除了一開始幾個月,要考察工廠現狀頻繁的去工廠?,F在更多的是在這個辦公室,根據數據監控,了解各個工廠的情況。
因為融家不缺負責工藝的工程師,現在需要調和各個部門聯動的管理者。
而現在,蘇鴷正在審閱教材。其中的體育(定體術)、數學、物理、化學,四大主學科很快審定了。
機械學,化工兩門輔學科也很快通過了。
至于歷史——蘇鴷看著這些教材哭笑不得“我知道你們想吹槍焰秉核,但是真的不是這么吹的。”
上上世作為活到二十二世紀的現代人,經歷人類文明高度昌明。蘇鴷的總結文明所有成就的核心建在兩大類知識體系上,
一是自然科學體系,囊括數、理、化,生物。
二社會發展學,囊括政治、法學,以及經濟。
人類的一切科學體系都是人類社會合作發展的,各個時代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模式,決定社會能夠完成多大的工作量,進而決定科技的高度。
在進入太云后,蘇鴷時常在思考兩萬多年前,那個時代到底是怎么崩塌的?
人類為何一夜之間丟失了高等文明?
文明和科技的薪火為何陡然失傳?
蘇鴷認為應該是當時社會的文明根基太淺薄了,對一些人文的重要性認識不深,一些本應該有深刻共識的東西,沒有在大眾心里刻入骨髓。
社會經濟合作、社會政治合作等一系列社會概念,不是上位者一時興趣定下的文化殘留,而是人類社會經過多次戰爭后,社會各方面對現實妥協的結果。
所以現在,蘇鴷將槍焰秉核那些華而不實的吹噓,這些所謂增強家族榮耀的東西從歷史教科書中刪除了。
開始從社會生產邏輯上,客觀解釋了自槍焰秉核后,誕生的一系列的制度在經濟上、社會發展上的必要性。
蘇鴷(捏筆狀)“尤其是要解釋一下,這個——當年周游列國,不是什么神乎其神的天命之旅,而是背負歷史重任的遠行?!?
……
電氣歷66年10月15日。
漢水,在一片山巒中,一塊平坦的平原被蘇鴷選中了。
在行政命令下,這個平原內的煤礦廠,石灰廠搬遷了,原本的一條公路被拓寬成了鐵路。航天火箭發射基地,這個新的工業項目正在有條不紊推進。
帶著安頭盔的蘇鴷展開領域,看著發射場外的輸電系統建設,這關乎到氫氧火箭燃料的制備。
如果是千鰲島上的基礎工業水平,蘇鴷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四氧化二氮氧化劑和混胼還原劑。
原因無他,這兩個有毒物質常溫下能穩定,火箭結構可以設計得簡單一點。而氫氧火箭低溫會導致火箭結構強度發生變化,設計難度大。
不過,蘇鴷現在不僅僅依靠融家,更是背靠太云。
例如輕鈞家的一些零件供應很不錯,還有太云各個地方的原材料加工,能通過便捷鐵路網直接送過來。某種程度上,這些基礎條件比荊川要好多了?,F在蘇鴷是先快速把衛星打上去,太云的國力不用白不用。
在發射場一旁的山丘上。
蘇鴷正坐在一塊石頭上,面前的電腦上正在播放發射場的工程進度。
此時這個發射場的工程進展非常順利,這和公學制度宣布有關
當一個更加公平的晉升制度出現立刻會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希望’是一個難以描述,但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東西。
一個社會有更多的希望,會在各個領域上體現出效率上的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