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呂茗失道寡助。
白浩歌當年起兵建立班底的時候,就是準備建立一個類似資產階級性質的共和國。這是某人從小就耳濡目染教導他該這么管理國家的。
而呂茗呢!在那場爭霸戰中,目標是要當皇帝的。其政治體制,則是參考了王權制度。
這就導致,東海融氏,還有漢水融氏,在站隊中選擇了白浩歌。
盡管在戰爭中巡原一方無數嘴皮子溜得一批的說客,對漢水工業集團進行許諾。
但是被圣索克,太云,荊川,皇室制衡了一千年的融家人怎么會犯傻?再找一個皇帝,在國家各個方面掣肘自己呢?
今天白家歷代是千川的政治領袖,但是融氏在多個領域都是工業寡頭,過得不要太自在。
……
至于沙暴趙宣檄!額,在當時天下爭霸戰的時候,趙宣檄并沒有第一時間介入天下戰爭,他呢,正在把控海洋上的利益鏈條。
電氣歷666年,蘇鴷那一戰,給趙宣檄打的利益太大了,整個海洋上六個海人類家族,在趙宣檄的軍事權威下,開始服從趙宣檄的利益秩序。
然而龐大的海上利益,也讓趙宣檄對陸地上的爭霸起了操盤手的心思,額,這島上呆的時間長了。
很多人在爭霸初期,都是以老家利益優先。這是一種山大王的思想。但是一旦地盤擴大,視野開始放在外部。
島國戰略思維和陸權戰略思維就分開了。
如果地盤在島嶼上,由于海洋的天然隔絕,防御壓力小,在戰略考慮的時候,只要確保對岸戰略平衡即可。在利益上分配上可以依舊大膽的分配,重本島,輕新占區。
而如果地盤在陸地上,由于時刻在陸路上面臨威脅,就不敢像島嶼勢力那么浪,而在進軍周邊的時候,預備大量的利益給周邊占領區。
所以呢,在爭霸初期,趙宣檄集團的思維對大陸地盤上的心態是一種“拿到就是賺,拿不到自己也死不了”。
爭霸戰早期,趙宣檄經營的陸地地盤投入的資金絕不比白浩歌差,畢竟趙宣檄掌握大量貿易鏈,經濟上充沛得多,而白浩歌只是自立門戶。但是趙宣檄集團內重島內輕島外的態度,讓他根本就沒法在大陸上擴張。
想想看,趙宣檄手下的軍政系統人才,在大陸上做得再好,也就是外地總督(高級打工仔)。而白浩歌這邊打得好,功勞大,那就是開國元勛(公司創業合伙人)。
……
若是正常劇情,趙宣檄會做離岸平衡手,最后東大陸形成南北對峙,如果真的是那樣發展,今天的巡原就不會是只窩北方了。
但是就不得不提趙氏主宗在這場天下之戰的騷操作了。
在趙宣檄發跡后,趙氏主宗雖然在沙暴那邊押了很多人。
但是趙氏這樣的封建大族,一般是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的,在呂茗起來后,他們也在呂茗那邊投放了一些人。
趙滇作為投效呂茗的后來者,為了在呂茗這里獲得晉身之資,所以謀劃了勾結沙暴集團內部分趙氏不得志的少壯派,發動兵變、控制住趙宣檄、裹挾沙暴加入巡原的計劃。
當然最后他們計劃失敗了,趙宣檄逃了出來。
然而趙宣檄逃出來后暴怒,直接宣布和主宗勢不兩立,并且在沙暴集團內,將趙長生那一系直接清洗掉,而他和呂氏原本有一些交情經過此事也變為仇寇。并且轉而加入了白浩歌一方,成為了白浩歌的合伙人。
……
根據多方回憶錄記載,趙宣檄是一個異常驕傲的人,原本融絕宕和白浩歌都是他麾下的人。
在趙滇事件之前,趙宣檄哪怕拿不到天下,也斷然不會輕易地加入白浩歌一方的。額,平起平坐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