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啟蒙時代早期,科學家總是多才多藝的,著名的代表人物
達芬奇:不想當醫生的工程師不是好畫家。
而后面的牛頓更是才,物理學家(三大定理),天文學家(萬有引力),數學(微積分),經濟學(貢獻金本位理論)。
這樣多彩的天才出現,可以看做’文明正走向光明’的征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因為蒙昧尚未褪去,黑暗依舊籠罩,所以才會讓這些巨人們在多個空曠的領域閃耀才能。
若是社會上文明昌盛,各個領域擠滿人才,競爭蔓延到各個角落,眾多探索目光朝著各個可能的領域極盡瞭望,是絕不可能,不可能出現讓一個人橫跨多個領域取得成就!
眼下,熾白在此時代扮演的角色,注定比地球的那些巨人更加閃耀。
……
天啟歷,545年下半年。熾白變得非常安靜。有些人根據一些情感推測亂猜一些原因。
但是實際上,男孩子哪來那么多,多愁善感。
熾白突然安靜,是因為在陽和學院興建的科技試驗所中,對一系列基礎科學理論體系驗證實驗較上了勁。
其中某個實驗在地球科學技術歷史上被稱呼為量子霍爾效應。至于這個世界的該理論發現的被命名權該怎么定?可由熾白性子來了。
熾白搞這個理論實驗,可以說是心血來潮。也可以說這是必然的。因為這個世界基礎科學沒人搞,導致制造技術沒法突破,熾白覺得不方便。
凡是讓熾白不方便的事情,那就必定是要動手的。歷經三世,熾白已經相當隨性?!弦煌稀⒈芤槐堋⒆屢蛔?、等別人來’種種想法,都已不再熾白字典上了。
現在科學界這個讓熾白感覺到不方便的事情是這個世界質量的尺子,也太不夠格了
熾白依稀記得地球上二十一世紀更改質量標尺,不再以鉑球為標準,而是以宇宙常數標定的共識為標準。
這個世界陷入技術大停滯的另一個體現基礎科學研究嚴重落后
這幾年熾白在舉星和軍方查了大量的資料。熾白發現了,和這個時代的信息技術相比,當代科學理論體系研究上簡直是落后得令人發指。
1量子霍爾效應在強磁場下電子移動是躍遷的。
按照傳統歐姆定理,rui,這個公式在xy坐標軸上是一個角度四十五度的斜線。這是直線線性關系。
但是在霍爾的實驗中。
也就是十八特斯拉的龐大磁場下,在電阻r和磁場強度b的xy坐標軸上。粗狂來看這還是直線線性關系。
但是用非常精確的測量來看,電阻就不是一個斜線勻速上升的關系,而是一個階梯上升的關系。
也就是磁場增大到一定程度,電阻突然上一個平臺。繼續增大不變,到了一個臨界點后再上一個平臺。當然每個平臺是非常小的,若是這種階梯當成誤差來看,也可以看成一個線性公式。
熾白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大制造師們率先發現這個理論,反正熾白沒找到相關理論被應用的文獻。
這理論有什么用呢?那一個個的臺階躍遷,可以關聯到普朗克常數(光子能量乘以頻率)、元電荷電量(一庫倫、一個質子電量。)
用常數為尺描述公式,比法拉第直接線性代數的公式要精準。因為線性代數運用,你要考慮最大精度是多少。但是常數公式一出來,測量電阻精度瞬間精準到了常數。
2約瑟夫森效應當兩個超導體被很薄的絕緣物層相隔,在量子隧穿效應下電子能穿過的絕緣層,而實驗中電磁波照射給超導體增加電壓,伏特也被常數化定義了。
3兩個實驗,論證兩個公式,最后設計基布爾稱。
將公式代入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