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大時代,沒有壓服就沒有說服。但是,單純地壓服,效果并沒有說服好。
熾白和長生意志們的交流,醉翁之意不在酒。
讓長生意志們選擇積極合作,本質目的是做融氏那批被“徹底改造”的機械師們的思想工作
這么說吧。
熾白需要兩個截然不同,甚至看似極度矛盾的氛圍,同時出現在此時社會上。
大眾大圈子,一定是對資本越界被懲戒后的大快人心氛圍。(這人啊,大部分不是喜歡別人進步,而見不得人好才是多數。)
而原來掌握資本,現在被剝奪資產的純技術專家小圈子內,必須是一種“現在虧,未來賺”的踏實感。
這看似矛盾,但目的統一,前者要震懾社會上層用資本越界,而后者是讓社會里有才能的人覺得憑資本混上層不值。(咳咳,例如悔創阿里。)
人的天性是逐利。上層之所以是上層,是因為最占據資源。社會絕大多數人想成為上層,絕不是因為要奉獻。
故只有當上層在執行某模式能夠獲取資源,下層在攀向上層的時候,也會跟著遵從(認可)這種模式。當上層自己覺得自己位子奉獻大于所得,那么下層攀向上層時,會趨利避害,會不由自主破壞這種模式。
旁白二十一世紀初期,多少普通年輕人都明白君主立憲的好處,暢想若己和維多利亞同時期,成為帝王后一定變成君憲制,但是更先進的可包容多個階層的一黨制?嗯,都認為,英明的自己不應該做這種不符合民意的獨、專之事。這特么,就是腦子里只有舊模式來為自己謀利,完全不想,不愿在新時代當家做主。
……
這場大變革中,融氏這批人作為首批被拖到大秩序陣營中的制造師,是熾白的得意之作。比幾年前創造文官管理體制還要得意。
熾白是絕對,絕對不會讓首批制造師現在有脫離這個陣營的想法。不僅僅要杜絕他們脫離之心。還得讓其他制造師,對國家制造師趨之若鶩。
最鮮明的對比明朝的匠戶概念,搞得比乞丐還賤。二十一世紀技術人員則是傾向于國企、事業科研單位做研究員,鄙夷去私企掉頭發。
掀起變革,貌似嚴懲融家,然其實是最最照顧自己人。
熾白(驕傲狀)“只要技術做得好,當年輕鈞和朝明,還不是倒貼來追咱們?咱們靠技術吃飯的,都天啟歷549年了,不要想著讓資本為技術保駕護航,而應該讓技術成為社會一切資本投資的爹。這不,我搞個大社會秩序把資本管成孫子,不就是要讓技術當爹嗎?”
……
天啟歷549年5月4號,舉星集團的第二十七顆全新衛星進入太空軌道。
而在這背后,是熾白眾多政策的實施,刺激了技術人員的積極性。
其中有這么一項各大財團原來的教育體系由國家撥款,其中工業部門分出專項教育資金,撥款與技術人員子女的各項成績達標多少掛鉤。不達標不撥款,教職工福利減少,然后官方輿論上將該學校降級。
現在第一批制造師的子女,在學校內不僅不會因自己家族資產被剝奪而失去重視,相反變得更加重點化了。
長生意志們在和熾白洽談合作時做出了大量的讓步。現如今融氏的制造師,被熾白強勢從資本中拔出來,但是各項該有的福利,不降反增。
……
千川太空計劃的迅猛發展給整個世界掀起了劇烈波動。
在天啟歷548年下半年開始,熾白就和西大陸以及海人類進行商談,討論太空開發的項目。但是商議得非常不暢通。
盡管熾白代表千川給的條件很優惠,歡迎大家一起合作,舉星集團邀請各方的技術人員參與,并且開放部分數據,開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