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歷831年。
均摘星十一歲,正在茁壯成長著。嗯,均摘星自己認為自己在茁壯成長。但是在大部分人眼里,均摘星在野蠻發育。
因為在十歲的時候,均摘星體內富能度陡增,十一歲時富能度已經達到12909。而此時這一屆天體塔學院少年宮的學前學生們普遍在四千左右,僅次于均摘星的第二名也只有接近七千不到。
……
以身體機能精確、穩定、平衡為前提,富能度這方面,下位天騎士的標準是兩萬,中位天騎士的標準是五萬,上位天騎士的標準是十萬。控制者和指揮官那邊也大致是這個標準。
在十歲到十五歲時,職業者們的確是處在一個高速成長的階段。身體穩定度越高,富能度的基礎越好。例如十五歲時期的融繼英就達到了七萬,這奠定了融繼英未來即將成為英雄位天騎士的潛力。
均摘星現在的進度是直接朝著融繼英逼近!——這很顯然是不正常的。
均摘星的身體富能度,百分之四十是在維持思維容器(半神格)的生成。
而剩余的百分之六十呢,是用來維持至高職業者的法脈,嗯,準確的來說是有雙至高職業的部分功能。其中,部分是維持領域的。真正屬于指揮官職能,能傳輸含有智能信息光粒體系的法脈,在消耗富能度的總量上現在還不如第六名。
當然,均摘星的問題,不是半神格占據了身體富能度,和身上法脈一心二用的問題。按照均摘星這種發育速度,其余占富能度百分之六十的法脈也能完成非常高精尖的法脈。
但均摘星很顯然走了一個非傳統職業模式。
完可以說,這個模式是六百年前至高職業剛剛興起的時候,被淘汰掉的一種至高職業發展模式。
這個模式也能發展出至高職業,但是誕生五十年后,就被證明出問題。
思維容器道路往往是至高職業退役后才開始生成的。先生成半神格,固然可以穩定職業晉升,但是,大腦元素化速度會加快,職業生涯會減半,也就是說,這是一條性價比不高的路。
這就是均摘星為了同這個時代最巔峰人才競爭付出的代價。
對此,均摘星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想法“咱好像覺得,這早退役好像對我并沒啥影響!這個時代精兵強將這么多,早點退休好像沒多大影響的啦!我只求巔峰時刻,不輸人。”
在學校多番苦勸,甚至動用了家長(波輪塑力)工作下,均摘星依舊是選擇先走思維容器。
現在這個學校內,沒人說均摘星是廢物。只是將均摘星淡出最熱門種子選手的圈子外。
現在少年宮內的前幾名相互之間攀比,都下意識地將均摘星忽略了。均摘星在學校中“默默無聞”地坐在角落中,“默默無聞”地行走著,雖然誰都認識,但是沒人簇擁。
“這樣挺好的,反正和小屁孩們也沒什么話可說。”均摘星如此自我安慰。
均摘星走出了學校大門。拿出身份卡,來到學校門口的公共交通工具中心。
電動力車輛內的人工智能ai,用美好的仿聲對均摘星問候“早安。”
均摘星毫不待見地哼了一聲,輸入了要出去的地點代碼。
人工智能公式化地啰嗦道“維特利先生,您要去的地點屬于黃區域,治安等級3等,請——”
均摘星手指上閃了一下光,信息束發送,直接關閉了車內的人工智能。并且不耐煩地評論“啰嗦!”
登上了這輛四噸重的電動重型梭型車,均摘星將車子里所有電控制系統對接到自己電子信息服的系統上,簡單來說,將各種自動狀態,部切換成自己人工操作狀態。
均摘星深呼一口氣,喃喃地說道“好了,緩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