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要受當地文化影響。
好吧,當時土之星打贏戰爭后民粹主義盛行,為了保護福利,當時的政客恰恰砍掉了讓指揮官的家人在太空中往返的項目。
當時政客們認為沒必要浪費國帑在太空中專門為精英們構架一條來回往返的高速太空航線。——啥?蘇鴷在哪?第一次統合戰爭結束后,蘇鴷已經不在政壇上了。
結果后來的情況證明了,聯邦在月球上躲過的塹,在第一次統合戰爭后沒有躲過,短短一百多年時間,鎮守水之星和風之星的指揮官快速本土化,連帶本土化的還有一批長期在該地區駐扎的控制者。(天騎士沒有被當地本土化,是因為高速戰機在宇宙中的機動性,時常在太陽系各地跑,使其不容易受到一個星球影響。)
人在一個地方長期生長,然后來到另一個地方,聽到那個地方的人鄙夷自己生長的地方,這就會產生隔閡!
是的,土之星本土心態優越,以及水風兩顆星球的第二代指揮官對自己童年生長的地方有那么一點感情,直接導致了情緒上的對立。
這是第二次統合戰爭打起來的原因,非常有趣的是,現在水,風兩顆星球上的貴族,能追溯到幾千年上萬年前,但是當下核心的統治家族其實都和土之星來的指揮官有關!要是當時沒有土之星來的人才,水、風星球根本沒能力掀起叛亂!
歷史是最好的教訓,現在網絡上的大咖們在閱讀幾百年前的歷史時,都是在臭罵第一次統合戰爭的那幫政客利益熏心!為了省那幾條高速航道的錢,導致當年聯邦辛辛苦苦培養的指揮官后代學生被送給了兩顆星球。
好吧,第一次統合戰爭后,“建設高速航道是消耗民脂民膏”的政治正確誰又敢反對了?!
原本一身光環的蘇鴷在搭建月球和土之星航道,在兩百年中被黑成了“無視下層疾苦”的情形,恐怕也沒人記得了。
話題回到當下的磁云星上。
聯邦已經在磁云星上構建了龐大的宜居條件,但是為了防止磁云星出現威脅土之星政治文化統一的可能,磁云星上不允許形成族群。
當然,聯邦在這一步警戒線外,一切都貯備好了,每一個磁懸浮巨型城市最核心的部位,是一批人類冷凍胚胎,做最壞的假設,一旦土之星遭到重創。人類族群會在二十年后,就大規模出現在磁云星上。
廣義上,磁云星已經被人類這個物種站住腳了。
均摘星在讀取這段歷史的時候,可謂是百味雜陳。
均摘星“分裂的情緒在底層醞釀,當底層癡迷于自己的小確幸,再也不向往星辰大海,大范圍的社會中缺乏廣義的共識、目標,必然會因為局限于眼前的小空間,分化成了一個個分裂的小模塊。”
——那種下層的情緒極容易被利用,最終再形成分離力量,總而言之“不是一條心,就對其他人的認真嚴肅怎么看都不順眼。”
……
此時均摘星,慶幸自己在指揮官職業初步形成體系后,就自發的選擇走出了土之星。可以頗為自豪地自詡“我嘛,是主動用行動證明,我是向往星辰大海的。我可沒有自滿于土之星上小小的勝利,停在那繼續炸魚塘哦!”
同作為政治經濟中心的土之星相比,磁云星是科研中心。科班出身的均摘星在進入磁云星兩天后,確定了自己的工作項目磁云星還原性碳基生命學!(氧氣大氣下的生命,叫做氧化性碳基生命。)
當然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八百年前職業體系的大變革,大制造師這個職業分化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和將軍職業融合變成了指揮官。
而另一個部分,則依舊是在研發和科技。他們以星球為試驗場,從微觀,到宏觀,從傳統低能級,到高能級。
宇宙歷八百多年,聯邦除了戰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