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巖石星球。這是一顆后天改造的星球,其質量系數是土之星的一點五倍,原先自身磁場并不高,所以大氣層容易流失。在7千年前,鐘聲文明同時通過光橋體系——擾動地幔,使其形成磁場,并從外圍撬動了一顆質量為月球三分之一的矮行星飛向這顆星球,精巧地形成了衛星體系,確保了這個星球的地磁此后可以長存不衰落。
而后通過汲取太陽的氫氣,在這顆星球上下了一場近乎一百年的瓢潑大雨。
這場暴雨有多大呢?現在其地表大陸上,有著大量長達五六千公里、寬度數千米的沖擊溝壑(地球上這是長江和亞馬遜級別的),這些網絡現在遍地都是。
大雨將整個星球的海洋填滿后,鐘聲文明親自下場投放藻類開始凈化海洋。
藻類凈化,看起來沒什么科技含量。但是,藻類,就是最基礎環節之一。
為了讓藻類這種凈化工具滿功率發動。鐘聲文明讓一個巨大的鏡面反射系統在星球背面存在了足足三十年。這段時間不分晝夜,也不分南北極,全球關照,蔚藍大洋上藻類如同在一個大型培養皿中無限增生!
微生物的復制能力是非常快的,如果沒有任何限制條件,這個不斷復制,指數增長,質量能夸張地達到星球級別。當然,這只是理論,自然界顯然是有限制條件的。
藻類會周期性死亡。如果不處理,依舊會將有害的物質沉淀在海洋中,無法達到凈化。
鐘聲文明制造了汲取藻類的巨龜狀大型過濾船舶,也就是土之星礦龜模板,同時在大洋中建造了數千個巨大塔,將大量氧氣打入了海洋。
就這么努力了三十年,一批又一批藻類被收集,而后藏入幾個地質穩定的結構中。
按照自然藻類沉淀,然后被沉積物掩埋的天然進程,至少需要上千萬年。鐘聲文明用三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
當然了,現在那幾千個巨型過濾巨龜船舶,全部丟到了星球大洋中心,填出了幾個深海山丘。
但是在陸地上,土壤的生成卻沒那么容易。
土壤,可是大量的巖石日積月累地粉碎才會形成的。這在人造星球,幾乎是比天然氣、石油還要寶貴的資源。
好在早期,人類頻繁地動用引力干涉,導致地表出現大量火山。火山灰被沖擊,在河流下部形成了肥沃的種植區。不過被沖刷的大片大陸上,則是光溜溜的山體。
也正由于還沒有風化,所以上面是大量的巖石晶體結構。——故,這個星球叫做巖晶星。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星球的陸地地理
這顆星球只有一塊主大陸,卻分為了北大陸和南大陸,中間那一段,是一個寬八百公里的大陸橋。陸橋偏向于西側,整個大陸看起來像一個“??”字。
雖說這個??型大陸分上下兩個主陸,但是文明最繁華的地帶卻是中央那個“匚”環形海域區域。繁華的原因很簡單,大陸上所有的河流都是朝著“匚”匯集。所以所有適合種植的下游沖擊平原,都在這里。
再加上這是一整塊沿海地區。這是類似希臘、羅馬、奧斯曼這類文明的海洋統一區。
在多個平行時間線上,這個巖晶星球上的文明都是以這個“匚”區域,形成一個大帝國。
而現在這個異常文明區域,也不例外的。現在,在這個區域內統一的大帝國,名曰金甲蟲帝國。額,這是因為其國徽是一只獨角金甲蟲。
當然,這是鐘聲文明檔案中的稱呼,這個帝國自己非常逼格地自稱“圣蠱帝國”。
——宙游“嗯~~屎殼郎帝國?”光橋系統“如果你不怕被打死,就請在任務中隨便。”
……
今天恒星的光芒一如往常一樣,輝耀燦爛。
巖晶星07光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