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最終是沒有機會接收耕河的信件了。
圣蠱歷,107年3月9日。
在臥獸沙漠中,皇帝部隊正在戈壁石子灘上行進。長腿的戰(zhàn)爭蠱蟲,宛如戰(zhàn)馬一樣在古道上奔襲。
食肉動物短腿,利于低矮匍匐、爆發(fā)撲殺;而食草動物長腿,利于保持動能、長途奔襲。這都是‘適者生存’進行的特化需要。但是這些蠱蟲,宙游第一次看到這些輜重蟲子,覺得那可真是大開眼界。
輜重蟲有兩套腿,戰(zhàn)時是突擊形態(tài),其短粗的腿如同跳蛛的腿一般有力。
而現(xiàn)在這六只,是細長的腿。則是平時如同觸須一樣,縮在自己體內(nèi),到需要的時候,體內(nèi)營養(yǎng)液就會快速注入柔韌骨管,使其硬化,形成奔跑的結(jié)構(gòu)。
當然,若是不需要了,這些長桿六足就會脫落。其脫落的結(jié)構(gòu)可以由嘴部吞噬回收,減少物質(zhì)損耗。
這個雙套腿機制,堪比車輪變速桿。
現(xiàn)在這支行軍狀態(tài)的金色兵團,正在朝著北方移動。而在天空中,幾十只飛龍監(jiān)察大地,探查周圍的情況。
然而這些展翅五十米的大型飛龍,其一排排雙目掃視著大地,卻很難注意到一些超小型甲蟲。這些甲蟲以透明氣球的光隱狀態(tài)升空,在天空中盤旋一圈后,飛走了。
五十三公里外,某沙丘中。
四親王麾下的某個庶子侍從,通過監(jiān)視甲蟲的共享視角,看著蟲巢中的帝皇重甲蟲,瞳孔中閃爍著陰謀。
當夜。
當回援帝都的兵團突進到一條干枯的河流。蟲群的金屬肢足和地面摩擦的聲音,與先前相比有了顯著的變化。
皇帝陛下勒鞭,駐足看著這個大創(chuàng)世初期,滌陸暴雨時代沖刷出來的崢嶸河道,心里突然閃過一絲不安。
他看著遠方一個個直徑一百米、凸起的火山錐狀沙丘。這些沙丘平均五百米一個,將此地弄得跟大型墳群一樣。這些沙丘頂端,冒著讓光線扭動的熱氣流。
他連忙詢問一旁的侍從。侍從拿出紙張典籍后,說道:“陛下,這里是帝陵蠕蟲巢穴。”
皇帝厲呵:“什么蠕蟲!?”
被皇帝陡然增大的聲音嚇著了,侍從連忙小心翼翼地說道:“是,帝陵蠕蟲,七級蠕蟲,它們平時很安靜。以吞噬地下金屬為生。”
皇帝揮手道:“此地于我不祥,速速離開。”
然而就在這時,地下發(fā)生了爆炸,隨著恐怖的震動,大量的蠕蟲從火山錐頂部涌出來。這種褐黃色蠕蟲給人的視覺感觀如同屎柱噴發(fā)。
蠕蟲涌出后,散發(fā)出難聞的氣味,這是氣味信息素。
然后,瘋狂尋找非同類的目標。
大部分蠱蟲通常是低階服從高階。——這種服從機制,通常是取決于哪方電磁信息場強大。
但是有些情況比較特殊,當一些高階母蟲感應到死亡威脅的時候,會命令所有低級蠱蟲按照信息素來分辨敵我。
那時候,不同巢穴間同種類的蟲子都會彼此廝殺。不過,會優(yōu)先廝殺信息素和自己差距最大的個體。也就是外來蟲族。
而在這種化學信息素的命令下,蟲子雖然沒有戰(zhàn)術,但是不避諱更高階的蠱蟲,是低階母蠱垂死反擊的機制。
當遠方的土丘爆發(fā)后。
皇帝心中駭然,但面色強定,命令自己麾下的戰(zhàn)爭蠱蟲構(gòu)成戰(zhàn)斗陣列。波光粼粼的金甲蠱蟲頓時形成了金屬城墻,
而皇帝呼叫自己的金甲角龍,試圖升空指揮戰(zhàn)爭。四翼翅膀應命令向下俯沖,一瞬間大地上就只留下拉高的翅影了。
從天空俯視大地,皇帝的兵團第一時間得到了有效指揮,迅速布置為一個金色環(huán)形防護帶,正在阻擋著四面八方涌來的、糞色“蚯蚓”們的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