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張華的門生,也有很多人是靠著楊駿上位的,現在他們只能安靜的站在一張張案幾背后,聽著堂中人近乎瘋狂的對話,沒有人在敢提筆寫詩,一切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了。
楊芷轉身,緩緩的向外走去,每一步都猶如千金,她不知道自己未來該怎么辦?不知道現在弘文館的中堂里有多少人希望她去死,羊蓉兒想追出去,卻被陸汀蘭攔住了,她們都知道,面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很多事不是她們能左右的了的。
她們恨,恨那個從英明神武到如今色令智昏的陛下,但她們沒有辦法。
這一日弘文館的中秋詩會沒有一首成型的詩張貼在門外,堂中發生的一切,都一字不差的落到了司馬炎的耳朵里,但司馬炎什么都沒有做,沒有問責,沒有殺人,好像今日的弘文館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
旁晚的醉仙樓依舊熱鬧,人們對五前弘文館發生的一切好像并不知情。
“陛下沒有做決斷?”雷華看著熱鬧的大堂說到。
“岳父大人說,陛下認為前朝弱主當朝、宗室強盛,都是因為重用了像霍光、王莽那樣聲名卓著、手段強硬的權臣輔政,才會挾持弱主與宗室爭權。所以,楊太傅的平庸無能,反被陛下看成是輔佐新君的最佳人選。因為楊太傅沒能力就不會生異心,就必須搞好與宗室的平衡;其次,他是太子爺的外公、皇后的父親;最重要的一點是楊太傅“孤公無子”,即使生了非份之想,也沒有意義。這原本就是陛下最想要的結果,至于今日弘文館中那些所謂的忤逆之言,陛下并不想理會。”戴淵喝著茶說到。
“是啊,事已至此,我們也不可能再去謀害楊家小姐了,你說段楓為什么就一定要殺了那個百夫長呢?”雷華很是不解的問到。
“不知道,但他的仕途之路,怕是也因此斷送了。”
一切都過去了,像什么都沒有發生一樣,兩年后,楊芷成了皇后,司馬炎很寵她,坊間期待的胡貴嬪和楊皇后的爭鋒相對的大戲并沒有如約而至,司馬炎依舊聲色犬馬,最終因縱欲過度而亡,太子司馬衷繼位,楊駿擅權,弘文館中左思對楊芷說的話一點一點的成真,晉國由強盛走向衰落,楊芷用盡畢生努力,依然改變不了晉國的命運,三十四歲那一年,她被自己選的太子妃,后來的皇后賈南風活活餓死,一切好像是注定了一樣,即便她知道故事的結局,也還是一步一步的朝著結局走去。
從進宮那日起,她的枕邊就一直放著一個紅木匣子,匣子里是一張張泛黃的宣紙,有一張宣紙上寫著
啊芷,我希望你帶著這個紅木匣子去燕地,那里有一片很美的沼澤地,里面有一只白鶴,他會照顧你,你可以在那里等我回來。
楊芷把宣紙小心的放好,緩緩的躺了下來,慢慢的閉上眼睛,需要無力的說到“可我不能這樣做,我不能拋下我的爹娘,我不能。。”楊芷的氣息越來越弱,越來越弱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