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真正的決定權,在朝堂大多數人手里,而這大多數人的意見,從來都是墻頭草類型的。
也就是說,哪個選擇的好處大,他們就會選哪個。
同比類推,可以說真正的決定權,在背后那個不懷好意的幕后之人手中。
幕后之人的身份。
自然就是那個看似不起眼,卻在關鍵點起到承上啟下串聯作用的家伙,就是那個歸義侯——蔡康秋。
很多人已忘記了此人祖上為何被封侯,為何是少有的,可以世襲繼承的王侯,為何被封為……歸義二字。
這些都是有來歷的。
歸,歸順。
義,大義。
說白了就是前朝即將崩潰之際,蔡康秋的祖上很識時務,于是乎及早的站隊跳反,跑到了朝廷這邊。
因為他是第一個跳反站隊的,且后來做出了不菲貢獻,為了以示嘉獎,在推翻前朝以后,蔡康秋的祖上便被封為歸義侯。
也就是說,蔡康秋也跟前朝有關。
唐云發出一陣冷笑“歸義侯是前朝的,裴家也是前朝的,怎么就這么巧呢?巧的讓我有點不敢相信吶。”
慢悠悠的把玩著茶蓋,唐云調出面板,注意力放在符文一欄,復雜之色在臉上略有顯現,繼而飛快的褪去。
假設幕后推手就是蔡康秋。
那么。
蔡康秋的目的是符文嗎?
也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