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見了皇榜沒見人,斷了時疫禍來臨,
前因后果說明白,圣宗皇帝用草民。
話說李德仁請圣宗皇帝摒退左右,他說道“啟稟萬歲,小生在京城左右行醫已經三年多了,近一個月以來,有幾個地方發生了時疫,和皇榜上描述的公主的病情十分相似,而且皇宮內也有宮女和太監染病,袁公公說昨天還死了一個人。這種情形,讓我斷定一定是時疫發生了。因為發病的情形,和一般的發熱咳嗽沒什么兩樣,所以大部分醫生都不能夠判斷,宮里的太醫因為對宮外的事情并不關心,所以他們一定不會往這方面想,就是在高超的技術,也難以判斷。請皇上定奪。”
圣宗皇帝,“你只不過是一個小郎中,行醫也只有三年,你能斷定這一定是時疫發生了嗎?”
李德仁,“草民能夠斷定,可以用草民的腦袋擔保。如果時間耽誤下去,會造成人心恐慌,朝政不穩,請皇上盡快定奪。”
圣宗皇帝,“我可以相信你。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辦?”
李德仁,“一次的時疫,雖然來的很隱蔽,但是病情一般都不很重,只有久拖不決才能夠死人。如果發現的早,切斷傳染源,就能控制病情的發展,就會避免這次災難。得病的人,只要是用對了方子,對癥下藥,三天就會有起色,7天就基本沒有問題了,10天就可以完全恢復了。我現在最擔心的是,我們現在手里的草藥沒有那么多,所以請您下旨,把我師傅繞到宮里來,再帶幾個徒弟,把他手里所有的艾草,蜜梨膏,全部的拉進皇宮里來,我保證10天時間,就可以消滅這場時疫。”
圣宗皇帝,“太醫院可以幫上忙嗎?”
李德仁,“御醫們都是國醫圣手,對這些民間的法子都有抵觸情緒,如果他們插手可能幫不上忙,還會添亂。請皇上下旨,讓他們完全聽命于我們,要不然10天解決不了問題。”
圣宗皇帝,“袁世祥,朕給你一道圣旨,給你一把尚方寶劍。你跟著李德仁,幫助他把這件事辦好,朕一定重重有賞。”
袁世祥,“奴才領旨。”
圣宗皇帝,“李德仁,朕命你為全權大臣,相繼處理時疫一事,有抗旨不準的,殺無赦。袁世祥跟著你辦差事,要人要錢,你都跟他說,他就給你安排好了。你去辦吧。”
李德仁,“草民領旨。還有另外一件事兒,請皇上明示。”
圣宗皇帝,“請皇上和皇后最近不能去看公主,而且也需要命令宮里邊所有的人都不許串門,抗旨者斬。這是為了皇上的安全呢,您的安全就是我們萬民的幸福啊。”
圣宗皇帝,“準奏。”
袁世祥帶著李德仁,畢恭畢敬的出了廣德殿。
采辦處成了李德仁,袁世祥的辦公地點。袁世祥先找小太監小路子,按照李德仁說的地方,拿著李德仁的信,帶上了20萬兩銀子,去找李德仁的師傅李明。要求他快馬加鞭,一天一夜必須趕回來,違者,殺無赦,。
按照李德仁的吩咐,袁世祥先讓人請來了,京兆尹把李德仁接皇榜,李德仁向盛宗皇帝匯報疫情,圣宗皇帝下旨,詳詳細細的向京趙云說了一遍。要求他府上的3千差役,并到將軍府,借兵5000,把幽州城大大小小的路口都把守住,不許老百姓隨便走動,時間是10天。京兆尹王大人,看了圣旨和尚方寶劍,趕緊去忙活他的事了。
然后袁世祥,又叫來了采辦處的大太監曹坤,也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讓他看了圣旨和尚方寶劍,請他去王大人那兒,借200個差役,把京城大大小小的藥店,都封了,按照李德仁列的藥方,把所有的中藥,都集中起來,等待著李明的到來。辦完這兩件事兒,他帶著李德仁,來到了紫焉公主的長寧宮。
李德仁從藥箱里拿出了艾草,讓公主們把艾草熬成湯,把長寧宮內外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