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祖父的葬禮首先是定下葬日子。在老家,這種日子要請風水先生來定,此前堂伯范文誠過世,請有看地先生看過日子。于是,4月4日,母親與堂哥范大君商量請原來的風水先生看日子,說了祖父的生辰八字,讓他在4日、5日、6日這三天之間選擇一個日子。后來,風水先生選了4月6日那天,上午十一點入土。
4月5日要為祖父守靈一個晚上,方能第二天下葬。守靈需要請唱歌老師、鼓手隊,當晚陪靈,唱歌老師要選六七十歲以上的老者,這個在當地一般都有幾人結伙的小班子,四五人,一個晚上五百元,包三餐酒肉菜,外加兩條煙及小禮品。
另外,還要請鼓手客,約四五人,為喪禮敲鑼打鼓、吹喇叭助興。要請做法事的師公,是一個50歲左右、能吹會侃的壯漢。
4月4日上午,我去鎮上買日用品,如炮仗、香紙,裝點墓地用的仿真花等裝飾。還有訂購需供全村150—200人左右需要的酒菜、糖果,廚師用來燒菜的佐料。我跟市場上豬肉攤老板訂購三天用的豬肉約200斤,租用十多桌廚具、碗筷、條凳等,所有的東西,無論大小都租用或購買。整個費用花費近萬元,好在用不完的可以退貨。
當天下午整理老宅的清潔衛生,老家多年未有回去,房間、場地都要重新清潔整理。晚上繼續與堂哥商量如何操辦接下來兩天的正事。
4月5日上午,請堂哥及村民幫搭建靈棚,架構戶外廚房,清理戶外場地,用來擺設酒宴及來客休息。
十一點左右,將祖父的棺材老屋從堂哥的倉庫里拉運至上村,這棺材是祖父生前訂購的,那時大約是2010年,清明節前后,祖父90歲,回老家掃墓,在鎮上定做的。那一年,他還選了一塊自己看中的風水寶地,墓地背靠村落最高一座石山,這石山喚作寨子山,據說是當天打鬼子的時候,村民上山安營扎寨上過的。那是一座青石山,易守難攻,當年在山上可以從上面滾石頭下來。
墓地左右各一低矮石山,在祖父看來,這墓地在風水上成為太師座。背靠石山,面對村落及一條公路,可以守望村落,看得到村人出入,不感覺到孤獨。
中午時分,姐夫幫忙將祖父骨灰盒從城里運回,靈車進村時,請了師公、鼓手隊在村口做法事迎接。做法事時,捧一茶盤,里面放四方肉一坨、冷飯團一碗,生米半斤,酒水三杯,火紙一疊,紅包兩個,活雞一只,靈車停在村口,見那師公穿了道袍,手持鍥,嘴里哼哼唱唱,念念有詞,以打油詩的方式說些祖父生辰往事,又說了好些祈求祖父靈魂葉落歸根,祝福后人興旺發達之類的吉利話,說唱之間,又占卜打卦,以示仙靈。道場過后,安排殺活雞祭奠,燃放爆竹。爾后,一路敲鑼打鼓迎接祖父回老宅。我作為孝孫捧遺相,我哥捧骨灰盒,一路燃放炮竹,眾親朋一路簇擁迎接回家。
將祖父骨灰接回家后,我們先將遺相、骨灰盒用小桌子放火,設一香火壇,煤油燈一盞、香燭兩支,寓意為香火不斷。其后,眾親戚一一輪流燒火紙跪拜祭奠。按風俗,親戚或村民前來跪拜祭奠時,作為孝子、孝孫要在對面跪著回拜以示感謝回禮。因為我的父親范文科年紀較大了,沒有讓他跪拜,只有我弟兄姐妹來回拜了。
下午,四五點開始,報喪通知來送終的親人朋友陸續趕來,不時響起爆竹聲,人群漸漸熱鬧起來,人聲喧嘩,之間還夾雜哭泣、叫喊聲,寒暄,以及起起伏伏的跪拜、入座,請吃煙,請喝茶等等。范村人要講究禮節,不論親疏,來祭拜的一律一視同仁,男客要請吃煙,女客、孩子要請糖果,無論男女老少一律上清茶。
我們還請來了村中退休的小學校長,幫寫挽聯,一共寫了五副挽聯,挽聯的內容根據祖父生前經歷、往事來寫,很多內容不太記得了。只記得其中一幅對聯,是祖父生前寫的,那是文革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