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正式拍賣時間尚且還有一個多時辰,兩人一鳥便這么閑逛著去拍賣會現場。
距離拍賣場越近,聚集起來售賣各類法器、材料、丹藥、靈符、靈食的修士就越來越多,吆喝叫賣聲絡繹不絕,令人仿佛生出來到了大型菜市場的錯覺。
楊錦云心生感慨,原本她應該就是這些努力賣貨的低階修士中的一員,這些低階修士大概率是不會去四海拍賣會的,即便是觀眾席位都多半不會去,原因無他,大抵就是舍不得靈石了。
四海城拍賣會每十年便會進行一次,數千年以來因為種種原因延后過數次,但卻幾乎從未間斷過,在不斷的改進和變更后,整套拍賣體系已經日趨完善。
四海城拍賣會特制出了一種用于遮蔽本來面目和氣息的面具,此面具可以抵擋開靈境之下一切手段的試探,不僅僅如此,它還可以改變自己本來嗓音,令即便自己熟識之人都無法通過聲線來辨析。
由于此物量產,在數量上幾乎可以滿足來參加拍賣的所有修士,但凡是展示出了足夠靈石具備拍賣資格的人都可以領取一個,待拍賣會結束之后再還與拍賣場。
拍賣場是一個占地頗多的圓柱形建筑,高約十數丈有余,外圍裝潢的較為華美,論裝修格調跟裴華的四海奇珍有得一拼。四周聳立的八根巨大立柱均勻分布在拍賣場四周,立柱下面是青石板轉,四通八達的延展而去。
目前拍賣場周邊的四個廣場上都坐滿了擺攤的修士,各類供大家購買的低階物品層出不窮,有惡意叫價碰冤大頭的,也有物美價廉經濟實惠的。
拍賣場里面約莫可以坐得下數萬人,擠一擠的話坐個十余萬人也是無甚問題的,過去歷來拍賣會舉辦時都是座無虛席,拍賣的人和純粹觀看的人均是混搭在一起。
直到近兩屆時改了制度之后,會場格局才有所變動,如今的拍賣場劃分成為了好幾塊區域。第一塊區域是觀眾席,總共加起來大概有六萬上下的席位,這些純粹都是來過過眼癮的,靠后的位置只需要繳納十顆靈石即可,中間的位置則需繳納二十顆靈石,最佳的觀賞點有一萬左右個席位,這些位置往往是最先被哄搶一空的,需繳納五十顆靈石才可預約。
第二塊區域是競拍席,只有展示出了足夠靈石,確定具備拍賣能力的修士才有資格坐上這些席位。相對于觀眾席而言,拍賣席的位置就顯得不那么多了,橫豎算下來也就一萬席不到。不過自改制后以來,坐在這個席位的人自改制以來還從來沒有超過座位數量的五成以上,當然最低也不會少于三成。
第三塊是貴賓席,說是席位倒也算勉強,叫貴賓包間應該更加準確一些。這些包間全部在拍賣場的第二層,沿著圓弧形的內場整整一圈排滿,一共加起來是八十八間。
要達到進入貴賓間的條件頗為困難,一是要鑄身境以上修為,二是必須展示出超過十萬靈石的財力方能入席,這樣一來便讓九成九以上的修士都望而卻步,只有少數身家頗豐的鑄身境修士才具備足夠財力。
所以每次拍賣會召開,能夠有資格進入貴賓間的修士總是不足貴賓間總量的二分之一,然而每每拍賣會召開,幾乎都是這些占比極少的修士把控著整場拍賣的節奏,但凡出現貴重物品經過連番競拍后,最終的擁有者大抵都是他們。
四海城拍賣場只有一個入口,此時已經有一群與四海閣關聯的工作人員在此把關,也有一些隸屬四海城的在此幫忙,梳理進場的哪些是純粹觀看者,哪些是競拍者,亦或是數量極少卻富得流油的貴賓。拍賣會產生的總的利潤會按常規的三七分配,四海城得三成,其余七成皆由四海閣所得。
對于四海城一方來說這三成利潤基本就是白撿的,當然是樂此不疲了。在拍賣會當天除去派遣一些人員進行輔助性幫忙外,四海城至多就是在拍賣會進行時象征性的派上幾位鑄身境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