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直升機上的兩個人,一個在吸著氧,一個在看著另一個吸氧。
張浩宇看著蔣鑫,心里感慨道至于嘛?大哥,才3000米,又不是萬米高空,怎么還吸上氧了?
一般來說,正常人在超過4300米的時候跳傘或者登山坐纜車,是需要進行吸氧的,這是因為,人體是在短時間內進入了一個相對來說較高的高度,而經過訓練的人員或者士兵是在5000米以上,才會選擇吸氧,但是到達萬米或者超過萬米以后,是肯定需要吸氧的,并且還要佩戴專業的保溫和供氧設備以及專業的飛行服。
至于為什么吸氧,第一,確實是因為此高度空氣稀薄,但更重要的第二點,是要利用吸入的純氧來克服腹部的氮氣帶來的減壓病。
“我說,你不吸點氧嘛?”蔣鑫摘下氧氣面罩說了一句,接著又快速的戴上。
“我還沒事”張浩宇回了一句。
蔣鑫聽到張浩宇說的話,伸出一根大拇指沖他比劃了比劃,張浩宇回了他一個大白眼,當然,這也不能怪蔣鑫太嬌氣,要怪只能怪這個世界的軍事素養和人的身體素質太低。
很快,飛機就到達了3000米的高度,機尾處的紅燈‘嘟’的想了一下,兩個人便開始起立準備跳傘。
“這次是雙人跳傘,我先帶著你跳,下一次就是你自己了”蔣鑫說著話,便將掛鉤掛到了張浩宇的身上。
兩人捆綁到一起,張浩宇在前,蔣鑫在后,這樣的排列方式是可以由蔣鑫操作降落傘,畢竟是第一次跳傘,不可能讓張浩宇張浩宇這個新手操作,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在天上一旦出事,那可真是只能靠自己了(除了能排除險情外,剩下的,基本上也就是選一個死相好點的姿勢落地)。
此時機尾門已經打開,張浩宇聽到蔣鑫的話,沖他豎了一個大拇指,表示收到。
盡管張浩宇有著豐富的特種作戰技能,但那也僅僅只限于系統賦予他的,要知道張浩宇本身可沒有跳傘經驗,而且在偵察連時,屬于團部直屬偵察連,所以他也沒有機會和條件去進行跳傘,就這樣,張浩宇人生的第一跳就可以開始了,而且還是一回雙人跳傘,自由開傘的那種。
當蔣鑫帶著張浩宇,兩個人從機艙尾部一躍而下時,那種在地面上模擬時體會不到的刺激瞬間席卷了全身,腎上腺素飆升,大腦下的各種神經在瘋狂的游走著。
對于很多新手來說,跳傘前是一種恐懼的心理,可是對于張浩宇來說,不管是跳傘前還是跳傘的途中,完完全全沒有緊張和恐懼,有的只是刺激,爽!
從3000米的天空往下看,一切都是極其渺小的,又好像什么都看不清,自由落體時掛起的風,把整個臉吹得生疼。
就在張浩宇正享受這廣闊天地的時候,卻感覺身體像是被人抓住似的,猛地一頓,他知道,這是開傘了。
抬手看了看高度儀,我去大哥,你搞什么,才下降了1000米而已,至于這么著急開傘嘛,最低極限500米呢。
這次使用的是雙人翼傘,滯空時間較長,在作戰環境中,開傘時間越早,就意味著被發現的可能越大,所以這也就是張浩宇驚訝的原因。
等兩人落地后,蔣鑫先是解開了連接自己和張浩宇的掛鉤,便開始疊起了自己的降落傘,張浩宇本打算上去幫忙,就被蔣鑫很嚴厲的制止了。
關于這件事,在網上和民間,一直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自己的降落傘一定要自己疊,別人亂動的話,會跟人拼命,因為這關系到降落傘使用者的性命。
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夸張的成分,當然,也因人而異,不過你要是非要動的話,拼不拼命不知道,但肯定會被罵。
在軍隊,不管是空降兵還是特種部隊,疊傘都是分主副手兩個人的,而且每一個步驟都會有教員檢查的,只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