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連組織的第一次五公里摸底,可謂是令二排的人顏面盡失,不過,他們很快在器械上又找回了“場子”。
五班有一個叫候武先的fj籍新兵,他居然單杠二練習,連續卷了一百多個。
要知道單杠二練習,五個是及格,八個是良好,十二就是優秀了。
這種難得一見的訓練典型一經發現,新兵連的領導豈能錯過機會。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候武先在單杠二練習上異于常人的身體素質,光速般被上報到了團里。
上級機關的反應也很迅速。
當天下午,政治處的干事帶上報道組的兩個兵,扛著攝相機,提著文件包就蒞臨了新兵一連。
視頻有了、圖片有了,團報道組的幾個寫手們熬夜進行了加工和潤色,很快文字材料也匹配出來了。
候武先順理成章成為了團里“苦練出精兵”的新兵典型,他在事跡在全團范圍內被推廣開來。
其實,對于候武先的底細,五班的新兵們都是知道的這小子在未入伍當兵之前,一直都是學校里當體育生培養的“苗子”。
試問一個體育生能與剛入伍的小年輕們身體素質一樣嗎?
答案肯定是不一樣。
但是,事實擺在眼前,你又不得不承認候武先是有“真功夫”。
要是說一口氣把單杠二練習做到五十個上下,或許連隊的老兵當中,會有這樣的狠人。
可那是一百多個啊!即便是老兵中的狠人,估計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就是因為五班出了這么一個訓練典型,所以才把宗儒麟給刺激到了。
他開始在二班內部挖潛力,看能不能立足當前條件,練它個先進典型出來。
說干就干,他先是逐個找新兵交心談心,摸清新兵的思想動態,看他們想不想練。
一番調查摸底下來,五個新兵除了梁荊宜對此表現得有點激情外,其他幾個人的回答,均不能令到他滿意。
劉強富、陳進文倆人說話模棱兩可,似乎對這個先進典型不感興趣。
而蔣古日呢,他的心態還沒有從五公里“落單”的陰影里調整出來。
尤其是楊忠世的兩次回復,算是徹底打擊到了宗儒麟。
本來宗儒麟以為楊忠世這次跑五公里長進了,應該是自信心爆棚才對,結果一問他想不想練成似候武先那樣的“訓練尖子”。
楊忠世擺擺頭,一臉滿足地說,訓練成績只要不拖班里的后腿,他就很知足了。
特別讓宗儒麟感到失望的是,當問其下老兵連隊想分到什么班?
楊忠世直接了當地說,我想去團衛生隊當衛生員。
我考,特么的這個楊忠世活脫脫是一個怕苦了自己的人。宗儒麟差點被噎得背過氣去。
既然是這樣,那就矮子里面挑將軍吧!
宗儒麟決定多練練梁荊宜,畢竟這小子雖然各項體能都不拔尖,但貴在有股不服輸的精氣神,而且在態度這一塊,二班無人能出其右。
一排不僅是二班在挖潛力,三班同樣也沒挪下。
他們班里也有個“牛人”,主要是這個“牛人”平時沒有顯山露水,隱藏得比較深而已。
但是古語有云是金子,它總會發光的,哪怕是一剎那的光。
三班發光的金子不是唐星星,而是修福立。
在排里組織的單杠二練習訓練中,他自從上了杠,就在上面連續卷了三十多個,可當他的班長蘇輝建讓其繼續卷的時候,他卻從單杠上一躍而下,說卷不動了。
這不是明擺著吊班長的味口嗎?蘇輝建立即皺起眉頭,厲聲命令他上杠。
可他杵在原地,就是不上。
東北人嘛,脾氣上來了,擰巴得不行。
也是一年后,他擰巴的脾氣,還讓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