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瞄準手上炮訓練了。
打開炮庫的大門,涂著綠色油漆的六門火炮間隔相等,呈一字排開。
盡管炮庫的水泥地面,看起來顯得坑坑洼洼又高低不平,但是卻被打掃得干干凈凈。
靠近兩邊墻壁的位置,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彈藥箱。
關于彈藥箱里面,是不是裝的真炮彈,這個問題梁荊宜比較感興趣,他記得過年戰備演練那一次,可沒見這些玩意上車。
等中午吃飯的時候,問一問杜軍安,應該就知道了。
他還暗暗責怪起杜軍安,心想這小子昨天在炮庫訓練了一整天,也沒給我透露出半點風聲,難不成一點心思,全花在老兵們談論的阿枝身上了?
作為炮手的杜軍安,早上扛著稿鍬出去訓練了。
連隊通知說炮手挖什么“駐鋤”,訓練的地方還是在外面的戰炮訓練場。
老兵余白水給出的解釋是“駐鋤”就是挖一個大坑,等打炮的時候,再把炮尾放進去,是為了減少射擊產生的后座力用的。
不就是挖一個大坑嘛,聽上去“駐鋤”倒是挺簡單的。
特別是梁荊宜聽到炮手訓練是在營區外面,這可是難得的走出營區的機會,他甚至還有點后悔,自己為什么當初不跟班長說,要去當個炮手。
六班副任斌衛先是示范了如何卸下炮衣,如何將炮衣疊放整齊。
接著吳安繼則是對火炮的幾大構造,進行了解釋說明,他還手把手地教會大家瞄準鏡的安裝與拆卸。
最后一項,便是實際操作的“重頭戲”了。
任斌衛在正對著四炮位置的芒果樹下,架起了一個方向盤,這個方向盤,不同于機動車的方向盤。
聽他說,這款器材的用途是測量方位后,再給出各炮的瞄準點分劃。
在方向盤右側五米處,豎起一根涂有紅白相間油漆的標桿;而在它的左側十米處,也豎有一根相同的標桿。
在間接瞄準時,火炮的瞄準鏡并不是直接指向目標,而是瞄向n個人工設定的瞄準點,比如標桿;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獨立且明顯的地面參照物作為瞄準點,比如電線桿、避雷針、煙囪之類的
這些信息,都是梁荊宜在那本《八三式122火炮操作教程》中所了解到的。
“基本點是六班副右側的那根標桿,預備點是六班副左側的那根標桿,基本點和預備點不要搞混了。你們在瞄準的時候,瞄它的左側,記住了,瞄準線一定要緊緊貼住標桿,這些內容我們在之前都是講過的”吳安繼結合手勢,耐心地講解著操作時應注意的地方。
六個瞄準手分別站在火炮的兩側,豎起耳朵,認真仔細地聆聽,深怕漏掉一個細節。
“四炮注意!”任斌衛下達口令。
“注意。”吳安繼轉身面向瞄準鏡。
“瞄準點分劃,625。”
“625。”
裝好瞄準點分劃,吳安繼右手快速打動方向機,左手擰動氣泡轉輪,嘩嘩嘩的聲音停止,他又雙手協力轉動鏡頭進行瞄準“四炮基本938,預備065,好!”
“十一秒。”任斌衛大聲報出時間。
“你們可以輪流檢查我的兩個點的分劃,到底是不是對的?”吳安繼故意害羞地捂住胸口,“可不是我面前的兩個點喲!”
我去,訓練中還能開出這種玩笑。梁荊宜對吳安繼有點膜拜了。
六個人看了看,確認基本點和預備點準確無誤。
任斌衛走過來,一臉嚴肅地問“你們都看懂了沒有?”
“看懂了。”六個人回答的很直接,幾乎沒有猶豫。
“我再次提醒大家,超過200密位需要使用解脫子的時候,使裝定的分劃刻線與指示刻線對正后,要記得輕輕放回解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