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里通知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八時至二十九日下午六時,由團司令部對榴炮一營五十公里徒步野營拉練進行考核驗收,要求除了必要的崗哨和養(yǎng)豬的飼養(yǎng)員外,必須全員參加。
看來飼養(yǎng)員真是個極其特殊的崗位,當所有人提上槍、扛上筒,到前線準備打仗的時候,他還可以從容不迫地喂著豬。
野營拉練這可是梁荊宜來部隊后的第一次。
以前也聽班長和老兵們說過,徒步野營拉練是一年搞一次,但是去年卻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沒有搞成。
出去兩天總比呆在營區(qū)好,現(xiàn)在又是處于一級戰(zhàn)備期間,所以不管是不是節(jié)假日,人員都不能請假外出。
徒步野營拉練僅是從字面上理解,似乎挺輕松的。
徒步嘛,就是什么都不用帶,和徒手跑五公里一樣;野營呢,無非就是帶上帳蓬,找一個能住的地方,過它一夜。
其實不然,拉練要帶的東西多著呢!個人的被褥和衣服鞋子,本班的槍支和彈藥,甚至連隊還給每個人發(fā)了一個裝有兩斤大米的米袋。
那個米袋是綠色的,樣式與救生圈很相似,看上去很復古,也很有喜感,掛在肩膀上的話,感覺就好像回到了解放前。
兩天時間不算長,五十公里是一個來回的距離,說白了也不算遠,所以也沒有什么太多的物資準備。
六班是一人買了兩個面包,幾根火腿腸和兩瓶礦泉水。徒步不同于坐車,買多了也不好帶。
老天爺有點不給面子,這幾天的天氣不怎么好,從昨天早上開始,小雨就一直在下個不停。
連隊很多人還幻想要是這么一直下著雨,團里說不定會把這次徒步野營拉練給取消掉。
這種想法有點一廂情愿了,因為直到晚上八點,雨也沒停,團里取消的通知也沒有來。
連長徐志樂在動員會上說下雨對我們革命軍人來講是一種考驗,想想紅軍兩萬五,想想紅軍過雪山草地,我們才這么一點距離,才遇到這么一點困難,這算得了什么嘛,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五十與兩萬五沒什么可比性,所以在拉練之前,九八年兵和九九年兵還是挺興奮的,畢竟這是他們來部隊后的第一次徒步野營拉練。
二十八日六點起床后,小雨還在下著,連隊沒有安排出操,各班在宿舍開始裝被囊,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
六點半開飯,聽連值班員的哨聲到三樓兵器室取槍支和彈藥。
六班是四支八一杠和一具四零火箭筒,剛開始連值班員通知說,每個班還要扛一箱步槍子彈的,后來考慮到一箱子彈大幾十斤,太重了,又臨時改通知說,不要帶了。
六班五個人,槍支人人有份,梁荊宜扛的是四零火箭筒。
這玩意整個一連只有兩具,除了六班,還有一班一具,它凈重十四斤,差不多是兩支八一杠的重量。
張明黎也想扛火箭筒,他覺得這玩意扛在肩膀上很有派頭,但是梁荊宜沒給,黨員嘛,積極性和先進性總要體現(xiàn)得比團員高一個檔次。
拿完武器,又到器材室拿帳蓬,六班分了兩頂,梁荊宜和張明黎一人帶一頂。
晚上睡覺也是明確劃分了的,陳杏志、王勇學和張明黎三人睡;排長、梁荊宜和蔣古日三人睡。
七點,各班在宿舍里待命,排長鈄星宇給二排的每個人都發(fā)了一個方便袋,他還要求所有人必須帶上一套迷彩服和解放鞋。
排里有幾個老兵是不愿意帶的,但是在他的一再督促下,也還是極不情愿地給帶上了。
特么的這雨會下個不停嗎?就我們二排的毛病多。后來在路上時候,那幾個不愿意帶的老兵,還邊走邊發(fā)著牢騷。
他們是頭發(fā)短呢,見識也短,巴不得最好只穿一條大馬褲搞徒步拉練,這樣人才顯得輕松。
七點三十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