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協同訓練回來,炮排剛把裝備器材入庫歸位,團里的通知就來了。
通知上說,明后兩天炮兵連隊按照疏散隱蔽的要求,完成兩車兩炮的掩體構筑,團司令部將會和各營營長于八月十八日上午,對各單位完成的情況,進行綜合評比。
通知上要求各營營長參加,也就是為了互相學習,互相找差距。
這才八月份,還沒有到疏散隱蔽的時候吧,怎么還會有這等操作的?當連長徐志樂把團里的通知傳達后,連隊絕大多數老兵的腦子里,立馬浮現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可上級下達的通知,必須絕對服從。
兩天完成兩車兩炮的任務,而且是全連協力完成,相比較于外出疏散隱蔽搞通宵達旦挖掩體,這還是會好一些。
任務分配兩個炮排各挖一車一炮;指揮排和駕駛班人員,對半加強兩個炮排。
二排和去年出去疏散隱蔽時一樣,四班負責挖炮掩體,五班和六班負責挖車掩體。
既然說是兩天內完成,那肯定晚上不用加班了。
營領導對各連這次掩體構筑提出的要求是速度要快、標準要高。
這八個字,大家的耳朵聽得多了,反而有種“左耳進,右耳出”的感覺。
連隊工具室的鎬鍬有限,炮班配備的是三套鎬鍬,而指揮排三個班和駕駛班僅配備了兩套,去年挖光纜也補充了部分工具,但損壞的也不少,所以缺口比較大。各班在搞完生產后,把工具棚里能用鍬和鋤頭都扛了上來。
考慮到明后兩天需要高強度的體力付出,領導把晚上的體能訓練,臨時改成了自由活動,全連上下養精蓄銳,準備大干一場。
九九年兵沒有挖過掩體,他們對這個概念還比較模糊。
張明黎甚至對梁荊宜說,那么多人加強二排才挖兩個掩體,會不會顯得太輕松了一點。
你還覺得人多?還覺得輕松?梁荊宜甩給他一個意味深長地微笑,讓他去慢慢品。
新兵蛋子們沒有經歷過,他們以為和挖駐鋤差不多,只不過是大一點,耗時長一點而已。
自由活動時間,梁荊宜呆在宿舍里看書,他找排長鈄星宇借了一本《選大辭典》在研究。
這本書是一九九一年出的新版,很厚,有七百多頁,全書除了收錄ld人在各個時期所發表的著作外,還對學說主義、d派組織、歷史人物、重要事件和會議、書刊文獻、成語典故、名詞術語和世界地理進行了翔實的解釋,說它是一本縮小版的百科全書,那是一點也不為過。
鈄星宇見他對這本書情有獨鐘,還和他開玩笑說,要把這本書打八折賣給他。
可是這本書的標價是六十一塊,如果打八折的話,那也需要將近五十塊。
對他而言,買一本五十塊錢的書,似乎在財力上有些吃緊。
四月份他從后留包里拿出的兩百塊,入黨請客后,又打腫臉充胖子陸續和同年兵一起吃了幾回水餃,就所剩無幾了。
盡管心里面想買的意愿,還算是比較強烈,可是實力不允許??!
多看幾遍,把自己覺得有用的句子,用筆記本摘抄下來,他覺得這種做法和買下這本書的作用差不多。
更何況排長又沒有要求他什么時候還書,只要他想看,可以一直看下去。
就是這本《選大辭典》,讓他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看這本書之前,他對z國近代歷史的了解,僅僅局限于讀書時那些書本上非常有限的文字介紹。特別是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如果不看這本書,他連皮毛都不知道。
至于對國際上發生的那些zzs件和有影響力的zz危機,那就更不用說了。
以前上政治教育課時,當領導在臺上講什么近代戰爭史,講什么什么危機時,他坐在下面就好像聽“天書”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