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完新聞聯播,召開連軍人大會。
連長徐志樂布置接下來幾天的任務
八日,早上六點起床,不早操,直接整理內務,被囊上車;六點二十分開飯,吃完飯聽通知各班到三樓兵器室取槍;六點四十五分全連集合;七點營里集合,七點二十分全營摩托化機動,八點之前到達團大門口完成集結;中午十二點到達預定地域進行疏散偽裝。
注意是“疏散偽裝”,而不是以前的“疏散隱蔽”。
他說,團里今年對傳統的挖車掩體和炮掩體那種老一套的做法,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可能以后這些老掉牙的掩體都不會挖了,現在主要強調的是偽裝。
這個消息一經公布,底下坐著的人是個個面露喜色,九九年的新兵今年也挖過一回,他們對此也是深有感觸。
不挖車掩體和炮掩體在梁荊宜看來,可能和上半年發生的某個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有關。
在那場局部戰爭中,偽裝運用的實際效果,似乎要比費大力氣挖的幾個大深坑頂用。
九日,八點之前團里完成集結,十一點到達位于ha縣c鎮的實彈射擊地域。
連長說的c鎮,梁荊宜知道這個地方,他在閱覽室看過一本小說叫《戚繼光抗倭》。
小說里面講的是,明朝嘉慶四十一年,戚繼光帶領“戚家軍”將從海上偷渡過來,準備搞偷雞摸狗的倭寇,打得屁滾尿流后,逐個淹死在海里的故事。
到達射擊地域再聽通知構筑射擊掩體,他說,這個是必須要挖的,具體尺寸和往年不變;偽裝網要撐起來,等觀察所把目標的表尺和方向分劃,下達給陣地指揮所后,各班再按要求將安全框,固定在炮管前面。
這個所謂的“安全框”,一是為了防止一炮手聽錯口令后,算錯了表尺,打飛了高低機;二是為了防止瞄準手算錯了方向,一發干到了對面的灣島。
安裝這么一個玩意,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似乎有點多余。不過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它又不失為預防出事的一個好措施。
十日,上午七點半進行實彈射擊,下午兩點按計劃返回營區。
至于各個炮班具體打多少發炮彈,他說今年不同于往年,團里沒有提前通知,也就是需要暫時保密。
等于說,這次出去滿打滿算只有三天的時間,聽起來安排得挺緊湊,一環扣一環的。
由于今年情況特殊,一級戰備持續了三個多月,海訓也沒能出去,這三天對于全連官兵來講,都是期盼了整整一年了。
指導員范平禮做了出發前的動員,無非是思想上要重視,行動上要保持與連隊同步,努力把這次實彈射擊任務高標準完成好。
副連長余輝斯強調了炮陣地的管理,他主要是針對老兵這個群體。
其實他也不必太過于擔心,時間這么短,打完就撤了,又不是像去年打演習一樣,僅僅是練一個打口令,就練了足足有十多天,你說老兵天天蹲在掩體內,做著枯燥且無味的假動作,他能蹲得住嗎?
但是去年在ct打演習,老兵也還是蠻守規矩的,半個多月的時間,也沒見出什么狀況。
說到底,還是因為今年連隊出事多了,所以干部們都變得敏感了。連隊傷不起,他們同樣也傷不起,連隊在團里挨批,他們也抬不起頭來。
最后一個上臺發言的是副指汪月,他負責留守工作,留守的大部分都是九七年兵。
四個領導輪番講過后,時間已經是八點二十了。
徐志樂說,等一下就不晚點了,各排帶下去,再仔細檢查檢查,看還有沒有什么遺漏的地方。
排長鈄星宇是剛回來,在他沒回來之前,排長的工作都是由排值班員代理的,這周的排值班員是五班長余白水。
余白水在實彈射擊準備期間還是盡心盡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