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天時間里,搭好了帳蓬,領回了新兵用的臉盆、桶、飯碗、杯子以及政治教育筆記本等等生活用品。
這些物品上面的標記,則是摒棄了用了多年的油漆,今年改為標簽紙。
這東西貼在臉盆之類的玩意上面,既顯得美觀大方,又整潔衛生。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部隊也在不斷進步。
新兵營還給各新兵連,下發了集團軍法院專門印制的“法律援助卡”。
這個卡,說的是入營的新兵人手一張,如果他們發現干部和班長有打罵體罰的行為,可以直接撥打集團軍法院的熱線電話,第一時間進行投訴。
看到這個制作精美的“法律援助卡”,干部和班長們心里也是波瀾不驚的,這玩意構不成多大威脅,因為新兵想打個電話,真的是太難了!
連長陶煉通知說,今年估計新兵一連要分一百三十個新兵,等于是每個班將會達到十個人。
十個新兵,再加上班長和班副就是十二個人,那要是排成一列橫隊,豈不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很是壯觀!
新兵是十二日早上八點來的第一批,二班分了一個叫李波雷的。
這小子是sd人,一九八二年出生,高中文化,身高176,體重130,長得有點黑,臉上痘子不少,一眼看上去就會覺得這鳥新兵有點憨憨的樣子。
接下車,帶到宿舍,按照整套流程進行操作。
先讓他把家里帶來的東西放下,然后,將貼了標簽紙的生活用品一一交付給他,二班的頭名自然是201,第一個來的必須是大師兄。
“餓了沒有?”梁荊家關切地問。
這小子喉嚨里“嗯嗯嗯”了幾聲,也沒吐出半個字來。
我考,果然是憨憨的!梁荊宜和忙著拆背包的張明黎不約而同地笑了。
李波雷被搞得有些莫名奇妙,他手足無措地愣在原地。
“我先帶著你去食堂吃飯。”想想又不對,梁荊宜馬上改口,“是吃面。”
新兵下車第一頓去食堂吃面,老兵退伍最后一頓去食堂吃餃子,這是部隊幾十年來的老傳統了。
想當年,自己來部隊的第一頓,就是班長宗儒麟在食堂里整得一盆面,記得面上還漂浮了不少的荷包蛋
張明黎示意新兵的東西不用操心,你安心帶蛋子去吃面就行了。
食堂里早就有人捷足先登了,這一車送來了十多個新兵,差不多每個班都分的有人。
應該是收到了新兵人多的消息,所以食堂煮了大半鋁盆的掛面。
掛面上漂浮的荷包蛋也不少,目測不下于三十個,部隊條件好了,蛋自然也水漲船高。
打好了面和蛋,新兵們成群地圍在一起吃,這些蛋子們來自同一個地方,交談還是說的家鄉話。
“注意了啊,在部隊里只能說普通話,不管你們是不是來自同一個地方的,清楚沒有?”一個班長有些聽不習慣了。
初來乍到的新兵們反應不一,有說清楚的,也有什么都不說只顧著埋頭吃面的。
第一天嘛,環境不熟悉可以理解,突然搞個“下馬威”,萬一嚇壞了這些跨世紀的新兵蛋子怎么辦?
家鄉話就家鄉話吧,聊就聊吧,以后整你們的時間還長著呢!大部分班長也沒說什么,他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班里的“獨苗”,把那碗里的面和蛋統統干掉。
吃完了面,準備洗澡休息。
帳蓬還是兩年前的那個帳蓬,水也是食堂多年的大鐵鍋燒出來的開水,由于新兵多,一連食堂燒不過來,所以營直這邊也在加強。
給李波雷提開水的時候,梁荊宜發現這開水上面,還漂著一些晶瑩的油花子,這特么水是有多肥啊,洗在身上是要多滋潤,就有多滋潤!
經過問一句才答一句的機械式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