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
和自己當新兵時的授銜流程以及新兵連長的講話,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這是授銜儀式給梁荊宜的最直觀感受。
授銜之后,連隊沒有立即安排投入訓練,而是要求各班人員回宿舍后,寫出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感受。
回想起兩年前,當時授完銜就立即展開訓練了,連隊那是一丁點的消化時間都沒有給。
而現在還專門給出時間,讓新兵們寫授銜后的感受,僅是從這一點來看,領導的思想就發生了一些轉變。
以前是擔心訓練時間少了,從而影響到成績。
現在是對新兵的思想教育更多了,更重視了,而且也更深入了。
連隊要求每人每周必須寫一篇五百字左右的廣播稿,上交到連部;在上過教育課后,除了班排連三級組織討論外,還安排人員寫心得體會;讀報或者是讀了什么經典著作后,連隊還要求寫讀后感之類的東西。
這些舉措整得好些新兵私下里怨聲載道,一聽說寫這寫那的,就特么當即頭大。
說點貼近現實的,當兵的這些人,能有幾個是讀書的狠角色?
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都可以正大光明的歸納到“學渣”的那一類。
在二班單論寫作,徐陳偉和郭中華算是翹楚。
他倆是正宗的高中畢業生,這么點文字功底還是具備的。
至于二班寫不出來的,那就是大有人在了,什么木匠、殺豬的、掌勺的、練武的、燒襠的,每次遇到需要用文字表達的東西,他們全靠班里的狠人“江湖救急”。
一字一句的抄,那是不現實的,況且那么做,連班長這一關也過不了,于是他們學會了“高仿”。
對班里這些人的底細,梁荊宜心知肚明,他也不會為難大家,只要寫出來的東西,讓他能交差,他也不會追究什么。
新兵蛋子玩文字游戲,又能玩出什么不同的花活來?
據說,徐陳偉因為在班里貶賣文字,喝了不少同班戰友的可樂,也吃了不少零食,那些人高仿他的作品,付出的代價就是以物資換取文字。
文字也是商品,這種等價交換,公平!
上午最后一節課,安排的是政治教育,由指導員陳海洋授課,課目是“認清神圣使命,不負青春韶華”。
毫無疑問,這堂課又是以打雞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