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飯前,指導員姚江生當著全連對晚上查鋪的情況進行了通報。
他說,“三機”手機、傳呼機、收音機是部隊明令禁止不能擁有的違禁物品,而連隊還有個別人違反規定私買、私藏和私用。
不過,具體的人名,他沒有當場點出來。
不當場點名,用他的原話說那是為了給違反規定的戰士保留一點“尊嚴”,希望犯錯的人痛定思痛,用實際行動來作補救。
站在隊列里的劉強富長舒了一口氣,指導員雖然說得語氣嚴厲,但從處罰的力度上看,還是屬于輕判。
這一點倒是令他有些始料未及。
其實,他可是心里緊張到一夜未睡。
姚江生之所以這么處罰,這與他倡導的“外緊內松”的連隊氛圍,有著莫大的關系。
出了這個事,如果捅上去了,是可以破天的。
但是,你私底下或是小范圍內的處理和消化,也是未嘗不可的。
目的只有一個,通過教育使犯錯的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且讓身邊人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姚江生講完后,連長呂祥云作了補充。
他要求違反規定的倆人必須在下午操課之前,寫出不少于一千字的深刻檢查,否則,他決不輕易放過。
毫無疑問,連隊的這倆軍政主官合演了一出“雙簧”的好戲,過程都是事先商量好的。
先是指導員“打頭陣”,說得嚴厲卻又春風化雨溫暖人心,后是連長跳出來唱個“小黑臉”,甩出一個不重也不輕的處罰來。
連隊對此事的知情人甚少,梁荊宜算是一個。
兩個違規的人,除去劉強富外,另外一個被查到是炊事班長陸銀龍,一個是第三年的班副,一個是第四年的士官班長,都是連隊的骨干啊!
真要是想處罰,哪怕是僅僅局限于連隊,就憑這個破事,警告之類的是板上釘釘子。
如果是警告處分,那么,這倆貨今年的工作,可以提前宣布是白干了,年底他們什么獎勵也都不用想了。
而現在只是給出個寫千把字的檢查,那就說明連隊領導“寬宏大量”,還是給了他倆補救的機會。
部隊領導對犯錯的行為人,經常會給出兩句“勉勵”的忠告懲前斃后,治病救人。
像這次對劉強富和陸銀龍的處理,就格外偏向于“治病救人”。
雖然處理這種情況,與前期在黨員內部大書特書的“對照檢查”有些相駁,但犯錯的倆人又并非是黨員,所以,對群眾的要求嘛,還是可以略微低一點點的。
再說了,既然要營造“外緊內松”的連隊氛圍,除了需要連隊領導在危機面前,有膽量承擔風險之外,還得具備一定的包容之心。
劉強富的千字檢查是起床后就交到了連長手里,他下午四點半之前,要趕到團教導隊報到,這是大事中的大事,萬萬怠慢不得。
連長呂祥云沒有為難他不說,還安排炊事班的給養員梁西騎著三輪車送了他一程。
至于陸銀龍的千字檢查,有沒有準時交到連長那里,旁人無從知曉。
總之,這個事就這么悄無聲息地翻篇了。
前段時間,梁荊宜打電話回家,父親問了他與余舒雅的事。
顯然是母親嘴巴“漏風”,將情報泄露給了父親。
父親也沒多說什么,只是旁敲側擊地暗示如果你不繼續留隊,不繼續穿上這身綠軍裝,你大概率地會重蹈我的復轍,也就是“被甩”的可能性極大。
過了幾天,余舒雅也打了電話過來,說自己要被學校安排到某某地方實習。
在電話里,梁荊宜對她說起了部隊生活單調乏味,自己想年底退伍,后來他又扯到父親的暗示,余舒雅聽了之后,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只是在電話那頭呵呵地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