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第三更,再次謝謝大家!
————
晉昌坊無漏寺也是一座名剎古寺,李愔、孫思邈在寺前擺攤驚動寺里主持空空大師,空空大師也是一名醫國圣手否則無漏寺香火也不會這么旺盛。
老禪師表現得非常謙虛,大張旗鼓的開中門穿九條袈裟唱梵歌領眾僧出寺門拜見孫思邈。
老神仙孫思邈的江湖名頭太響亮,在平均壽命只有43歲的唐朝,95歲高齡的孫思邈絕對是祥瑞。
孫思邈的名望并不是來自他的養生而是六七十年如一日不畏艱辛走遍大唐的大江南北到處救死扶傷,高超的醫術、和藹的性格、不圖利的行為創下極好的口碑。
孫思邈的個人魅力打破佛、道兩門的壁障獲得眾僧的愛戴。
見面儀式搞得這么隆重倒省了李愔到處去宣傳,吸引一大票的信徒和吃瓜群眾。
老禪師得知一行人來意念了一句“阿彌陀佛”,也加入醫師會診的行列,李愔當然舉手歡迎。
向坊間借了幾張案幾,大唐首次義診開始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百姓們寧可排隊在等候孫思邈,也不愿到無人排隊的醫丞那里看病,就是口碑一直很好的空空禪師面前也空空如也,真是名不虛傳呀!佛祖不打誑語!
看病這事不能強迫,病人只有相信醫生才會好好配合醫囑治療。醫丞們也不能干坐著,干脆給孫思邈打起下手。
隨著隊伍越排越長,有人按捺不住不愿排長隊,有幾位空空大師的老主顧找空空大師看病開了好頭,隨后又有幾名青年的病人也懶得排隊來找醫丞看病。
醫丞們喜氣洋洋使出渾身解數沒有人愿意被人無視,可李愔想看到的病例還沒出現。
李愔希望經過這次的義診能讓孫思邈明白一戶人家家里有病人將會拖垮整戶家庭,為了治病存款沒了,房子沒了甚至老婆跑了。
讓孫思邈知道救助的意義,救一個病人就是挽救一戶家庭。
然后李愔準備從救助的必要性說服孫思邈,救了這戶人家對國對民有啥好處分析給他聽,希望通過家和國的關系能說服這只犟驢。
沒有重病和困難戶前來其實這很正常,家里真正有重病號的人,忙著賺錢養家哪有時間在寺廟閑逛,等他們知道有義診的時候已是他們收工之后。
義診的第一天就這么風平浪靜的過了,來看病的人幾乎都是頭痛腳酸之類的小感冒、小毛病或是胃病、風濕病之類的癥狀。
李愔發現空空禪師對胃病的治療很拿手,找他看病的幾個老主顧全是胃病的。
有位姓莫的醫丞對小兒病很拿手,他很有童心會逗小兒,小兒就會配合他治療該不會哭鬧,開出的藥方李愔看了看也很有水平。
李愔不是醫師看不出該藥方是否對癥下藥,但他的《本草綱目》達到黃金級別,藥方的好壞是否君臣相輔龍鳳相濟還是能辯的出來的。
結束后藥堂的東家紛紛向李愔、孫思邈、空空禪師表示感謝,這一波不但賺到利更重要的是賺到名。
和老神仙孫思邈、無漏寺主持空空一起義診布藥太打名氣了,無形中和長安城其他的藥堂拉開了差距,以后這三家肯定是京城藥界的三巨頭。
生意人都不傻怕明后兩天的義診會被其他家給擠掉紛紛表示藥價只收成本不賺利,明天里安排伙計把常用藥材直接搬到無漏寺來直接讓患者帶走更好的服務患者。
第二天李愔作了調整,孫思邈的病人多讓他靠左邊看病,他的旁邊是空空禪師,李愔給空空禪師掛了一個牌子治腸胃病專家,讓莫醫師俟著空空禪師身邊坐,給莫醫丞也掛了一個牌子兒科專家。
這樣醫署監的同僚就很尷尬了,若李愔不是皇子非被他們噴死不可。
老醫令紅著臉對李愔說“吾看風寒頗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