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白槿十六歲。
那年春天,白槿的師父實在看不下去,她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家,整日里只知道埋頭在這深山老林里修行,過著比出家的姑子還要清苦冷寂的生活,于是便提出讓她下山,去塵世里游歷行走一番,畢竟想要在武學上越來越進境,心境上的提升也是勢在必行的。
而想要磨礪心性,莫過于去那紅塵俗世中親自走一遭,去親身體會一遭各式各樣的酸甜苦辣,恩怨情仇。
倘若這樣歷練一番,最后還能保持初心,堅持自我,那才能真正談得上“悟道”兩個字。
于是白槿便這樣下了山來。也就是這一趟,遇上了她命中的那段情劫。
故事其實很簡單,如果按照那些話本子里來寫的話,估計也都寫不上兩三頁紙。
無非就是白槿那個時候初下山,雖然外表冷漠,可心性純白如紙,偏偏又有那樣一副絕世的姿容。
明明臨下山前,師父還著重對男女之事與她耳提面命了一番,并不是完全不允她有男女之情,而是提醒她一定要擦亮眼睛,心細如發,要仔仔細細看清楚對方是否表里如一,否則若是輕易就交托了真心,到時候后悔都來不及。
白槿當時雖然面上乖乖聽教,可其實她內心里,對這些是嗤之以鼻的,倒不是她聽不進師父的教誨,而是她打心里就覺得自己根本不可能看上哪個男人,哪怕走遍了天下都是如此,所以師父的話,于她來說,完全多余。
人常說年幼無知,有時候還真不是看不起年紀小的,而是人的心理,的確是需要閱歷去成熟的。
就像年少輕狂,一身冷傲的白槿,本以為全天下的男人,都不會被她放在眼里,可誰料,不過下山了半年,她就遇上了她命中的那個人。
也不過幾次交道,又偶然在一起度過一場生死劫難之后,白槿就徹底信任了對方,又在劫后余生,驚喜交加,心防最是薄弱之時,被對方趁機贏得了整付身心。
就這樣交付了自己之后,白槿那時竟也聽了對方的話,要和他一起返回家中,好面見父母之后,就開始準備婚事。
那人不但是個翩翩少年郎,家里還是個武林世家,并不是小門小戶。
只是當那人帶著白槿來到自己家所在的那座城時,卻忽然改變了主意,并沒有把白槿直接帶回家里,而是先把她安置在了當地的一家客棧,給她的解釋是說,想想這樣直接帶她回家還是有些不妥,與她也于禮不合。
他還是想更重視一些,等他先把兩人的事情好生與父母解釋之后,到那時再過來帶她去見雙親,想來應該更加合適。
那時白槿雖然有點兒不喜這人說話打算前后有變,也不了解那許多的世俗禮儀,可心底里到底也是有些“丑媳婦見公婆”的羞澀和忐忑感的,想著就這樣先緩幾天,也未嘗不可,于是也就這樣答應了下來。
可誰料這一答應,就是她在客棧住了十來日,那人雖然隔日就會過來看她,可居然也沒再提家里的事情了,白槿雖然覺得不妥,可她到底是個心高氣傲之人,不屑于上趕著討對方的說法,如此她雖然越來越不開心,經常冷著他,可還是沒有明說出來。
誰知那男子也就這樣裝起了糊涂。
就在白槿心中越來越不耐煩之時,沒過兩日,忽然有一個女子,帶著一眾一看就不好惹的江湖中人,直接上門踹開了她這房門,一進來就指著鼻子罵她是狐貍精,說自己這邊馬上就要和那人訂親了,偏偏她還在糾纏不放,不知羞恥。
白槿當時一聽都懵了,等反應過來之后,心頓時就涼了,再怎么自欺欺人下去,她也知道自己被人耍弄了。
再加上眼前這些人不顧三七二十一,就下死手上來圍攻她,白槿當時就怒從心頭起,也完全沒留手,就跟那些人打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