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準沿河黨項及山前、山后、逸利、越利諸族部落等首領,并差人各將契丹所授官告、職牒、旗號來送納,例皆號泣告勞,稱被契丹凌虐,憤惋不已,情愿點集甲馬,會合殺戮。
續又朔州節度副使趙崇與本城將校殺偽節度使劉山,尋已安撫軍城,乞歸朝廷。
臣相次具奏聞。昨奉宣頭及累傳圣旨,令臣凡有往復契丹,更須承奉,當候彼生頭角,不欲自起釁端,貴守初終,不愆信誓。
仰認睿旨,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至務勝殘去虐,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竊以諸蕃不招呼而自至,朔郡不攻伐以自歸,蓋系人情,盡由天意。
更念諸陷蕃節度使等,本自勛勞,早居富貴,沒身邊塞,遭酷虐以異常,企足朝廷,冀傾輸而不已,如聞傳檄,盡愿倒戈。
如臣者雖是愚蒙,粗知可否,不思忌諱,罄寫丹衷,細具敷陳,冀裨萬一……”
安重榮寫了數千言,大致意思就是斥責石敬瑭像契丹稱臣,消耗國家的財力獻給契丹,欺凌漢族百姓,致使契丹貪得無厭。
大臣們聽了十分憤怒,石敬瑭倒是沒說什么,直接下令退朝,官員們心有戚戚,知道要有大事發生。
石敬瑭并沒有生氣,關鍵時刻反而很冷靜,能放下尊嚴向契丹稱臣的皇帝,還是有一定城府的,這件事事關重大,他需要看看考慮一下。
一封奏表,在朝堂上掀起波瀾,而成都的安重榮,也不是那么簡單,他也有他的打算。
“來人吶!”
“在!”
一個心腹進來,安重榮屏退左右,對他小聲道“把我這封信送到幽州,一定要親手交給劉晞將軍,他看了信會明白的。”
“是!”
心腹領命而去,安重榮望著北方,發出一聲冷笑“石敬瑭啊石敬瑭,同樣都是節度使,你能當天子,我為何當不得!”
安重榮自以為算無遺策,想要借助契丹的力量造反,而開封城的皇宮里,石敬瑭早就猜到了他的心思。
“安重榮所言,爾等以為如何?”
內殿中,石敬瑭著急了幾個心腹大臣,想要商議一下此事,雖然他心中已有判斷,但還要聽聽臣子們的意見。
桑維翰道“安重榮大逆不道,上斥君主,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請陛下下令重罰!”
石敬瑭聽了沒說什么,轉頭看向石重貴,石重貴道“安重榮早有異志,反是早晚的事,還請陛下早做打算!”
二人發表完意見,石敬瑭又看了看其他人,其他人也看法一致,覺得安重榮必反,必須做好準備。
石敬瑭得到大臣們認可,沉吟半晌道“擬詔,著安重榮,爾身為大臣,家有老母,忿不思難,棄君與親。
吾因契丹而興基業,爾因吾而致富貴,吾不敢忘,爾可忘耶!
且前代和親,只為安邊,今吾以天下臣之,爾欲以一鎮抗之,大小不等,無自辱焉……”
石敬瑭雖然知道安重榮的心思,可還是存有一絲僥幸,一方面下詔書告誡安重榮,另一方面思考合適的人選征討安重榮。
朝廷里的風波,與一般的小民沒關系,可郭浩卻不敢放松,眼看著城門熱鬧起來,經常有兵馬出入,郭浩知道要打仗了,一打聽才知道,安重榮要造反了。
……
成都,這一天十分熱鬧,因為北蕃的使者來了。
四川接臨北藩,也就是契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雙方免不了打交道,耶律德光在外交方面很有一套,經常派使者和一些節度使往來。
使者到來,自然要迎接。
安重榮和使者并馬齊趨,他麾下的將士們都在,足有一萬多人,表面上是歡迎,實際上示威。
一路上雙方交談還算融洽,盡興時安重榮手拿寶弓,指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