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八年,郭浩來古代的第三個年頭,他十五歲,秋南十三歲。
一冬天沒有下雪,各地的旱災更嚴重了,年是過完了,可百姓們更絕望了。
唐坤陵附近出現了盜賊,河南逃走了三千多戶,餓死的百姓無數,雖然朝廷下令救濟,可效果并不好。
二月的時候,天下大饑,糧食的價格瘋狂上漲,要不是郭浩早有準備,讓秋南和白四爺早預備些糧食,恐怕他也要挨餓了。
三月的時候,百姓依舊處于饑餓狀態,每天都有餓死的人,朝廷沒有什么有效措施,卻有不少人事變動,時常有官員出入。
四月的時候,又出現了一次日食,河南、河北、關西諸州旱蝗,朝廷命使臣前往捕捉。
白四爺的住處,幾只老母雞撐得趴在地上不動,秋南也在一旁捉蝗蟲,一半給雞吃,一半給人吃。
“浩兒,你說這蝗蟲,真的能吃?不會有毒么?”
郭浩此時也在捕捉蝗蟲,因為他發現開封城外的蝗蟲越來越多,逐漸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必須早做準備。
“能吃,當然能吃,現在天下大饑,百姓卻糧,樹皮草根都能吃,蝗蟲吃的也是這些,我們為什么不能吃?
只不過蝗蟲制作起來很麻煩,而且人們很難接受,所以我打算捉住蝗蟲后研磨成粉,篩去渣子,做成餅子還有肉味呢!”
白四爺聞言沒說什么,伸手扣住腿上的一只螞蚱,看著它綠油油的身子就覺得惡心,郭浩竟然說能吃!
“對了師父,現在流民越來越多,我們這里已經不隱蔽了,您的錢財還有糧食一定要藏好,咱們練功的家伙事也要收起來,免得外人看見。”
白四爺點了點頭,郭浩說的沒錯,這年頭人都餓成狼了,看見糧食就不要命,哪怕是死也要吃一口飯。
他們的糧食不少,這要是被人發現了,恐怕會遭到瘋搶,沒了糧食他們也活不了,這事馬虎不得。
收起了梅花樁,看著院子里的幾只母雞,郭浩不知道怎么處理,留下母雞就有源源不斷的雞蛋,一旦讓饑民看到了,估計連毛都剩不下。
想了半天,郭浩覺得走一步看一步吧,當務之急是制作蝗蟲粉,一旦有饑民來乞討,就給他一些蝗蟲餅。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三人每天都在捉蝗蟲,曬蝗蟲,碾成粉后做餅。
這一天終于來了,有兩個饑民發現了白四爺的住處,發現這里院落破敗,不像是有人的樣子,可也要碰碰運氣。
二人來到近前,發現院子里都是口袋,看著像是糧食,院子中間有一個石磨,隱約還有雞叫。
“有雞叫!這里有人住!”
其中一人大喜,說著就想往后院走,這時一個身近高六尺的壯漢出現,正是想躲沒躲掉的郭浩。
“你們是誰,來我家干嘛!”
郭浩手里拿著根棍子,警惕地看著二人,外表憨厚,二人見了都有些畏懼。
“這位大哥,我們兄弟二人逃難至此,饑餓難忍,不知能否給些吃食,救我們一命!”
聽到二人要吃的,郭浩并不意外,指了一下外面道“院子里等著,我去給你們拿!”
二人聞言大喜,立刻回到了院子,郭浩進屋端出做好的蝗蟲餅,放在二人面前。
二人看到褐色的餅子,不知是什么做的,抬頭看了一眼郭浩,郭浩拿起一塊咬了一口。
只有蝗蟲粉和少于鹽,味道肯定好不到哪去,可是如果餓急了,也能吃出肉味。
二人抱著餅子大嚼,并沒有覺得多難吃,反而覺得肉香四溢,是難得的美味。
“大哥,你這餅是什么做的,竟然如此美味。”
郭浩看二人吃的香,嘴角忍不住抽動一下,面無表情地指了指一旁曬著的蝗蟲。
二人一看是蝗蟲,臉色頓時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