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合陳林的商隊。
其實說是商隊,商品已經賣出去了,回來時帶的東西不多,都是些中原的特產。
商隊一共二十三人,除了陳林和他的侍女,其他的都是護衛,不大的馬車坐四個人,一時有些擁擠。
“陳兄,我看我還是做到外面吧,讓秋南在里面就可以了,這樣是不是有些擠了。”
郭浩說完,他的侍女很想郭浩出去,可陳林卻不以為意,擺手道“不要緊,人多暖和而且熱鬧。
對了,我聽郭兄談吐不凡,一定是讀過不少書吧。”
郭浩聞言搖頭道“讀過幾本,不求甚解,和陳兄比不了。”
“哎,郭兄何必妄自菲薄,這一路正好閑的無聊,不如你我作詩一首,打發下時間如何。”
聽到要作詩,郭浩連連搖頭,秋南在一旁卻很有興趣,陳林見了微微一笑,道“你看,秋南姑娘也想讓你作詩呢!”
郭浩看向秋南,只見她比劃道“你前兩天不是說了一句詩,那句聽起來就不錯!”
“前兩天?哦,那不行,那是李白寫的,我只是念出來。”
“那之前那些呢,在家里那些,你給我和師父說的。”
“家里那些?不行不行,那都是別人寫的。”
秋南聽了有些不悅,陳林看不懂二人說什么,但從郭浩的話里,也聽出他確實作過一些詩。
“秋南姑娘,你是說郭兄之前作過詩?”
秋南點頭。
“那我拿紙筆,你寫出來可好?”
秋南再次點頭。
郭浩見了有些傻眼,忙拉著秋南道“秋南,我什么時候作詩了,我怎么不知道,你別亂寫,讓人看笑話。”
可是秋南卻不愿意,執意要寫,在她看來,她的浩哥哥是無所不能的,不能讓人瞧不起。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秋南放下筆,二人已經念完了,郭浩思索了一下,忽然想起來,問秋南道“這不是那天我念的詩么,你聽一遍就記住了?”
秋南點頭,露出可愛的笑容,她確實記住了,郭浩和她說的很多話,她都記住了。
正是由于這些話,讓她意識到郭浩的不凡,才讓她越來越相信郭浩,相信她的與眾不同。
“好詩啊,郭兄大才,隨口一念就是如此佳作,陳某佩服!”
南唐好文,郭浩此時算是見識到了,只怪這時候沒有什么娛樂活動,文人喜歡這些好像也正常。
看到陳林稱贊郭浩,秋南也很高興,他那天的確是有感而發,因為當時的畫面很應景。
一行人繼續前進,速度不如二人走的快,好在人多比較安全,而且不用擔心吃住問題。
晚上,郭浩回憶白天那一幕,他當時隨口一念,秋南就記住了,那他后來和她說了那么多,她豈不是都記住了?
而且這小丫頭平時沒看出來,好像還挺喜歡賣弄,有機會一定要提醒她一下,他說了那么多大逆不道的話,可不敢和別人胡說。
接下來幾天,商隊有驚無險地來到潁州,打算在這里停留一晚,好好休整一下,然后繼續出發。
自從知道郭浩文采不錯,陳林就一直拉著郭浩討論詩文,郭浩肚子里雖然有些詩詞,可那都是壓箱底的,用一首少一首,他可不想浪費在這里。
“郭兄,你看這秋日景致,夕陽西下,小橋流水,難道就不想賦詩一首么,秋南姑娘都告訴我了,你就不要敝帚自珍了!”
陳林笑著看著郭浩,郭浩被他磨了一路,實在沒辦法,望著眼前的場景沉吟了片刻。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斷腸人在天涯……”
陳林反復品味著郭浩的詞,仿佛感受到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