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啊!短短二十八個字,卻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完全表達出了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等到了南國,我一定要把郭兄引薦給那些所謂的才子,讓他們整天說我就知道行商,和郭兄一比,根本不能相提并論!”
郭浩聞言啞然,原來陳林在南國文化圈混的不怎么好,那些才子都瞧不起他,只因為他是商人出身。
于是陳林發奮讀書,結交各路士子,但是作詩是要看天賦的,陳林在這方面并不擅長,于是就想找一個外援,來壯一下聲威。
一路走來,陳林也遇到不少讀書人,但是都資質平平,沒什么過人之處。
唯獨郭浩語出驚人,兩首詩都是難得的佳作,尤其是后面這個長短句,這時候雖然不流行,但也不影響作品本身的魅力。
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被后人譽為“秋思之祖”,可不是開玩笑的。
比曲一出,陳林對郭浩更是客氣,郭浩也算幸運,遇到個識貨的,否則這年頭最多的就是文盲,就連當今的皇帝,其實也沒讀過幾本書。
商隊修整了一晚,第二天繼續趕路,路上陳林還像郭浩要詩,郭浩打死也沒給他。
從潁州到南國,這段路并不太平,這里是來往商隊的必經之路,有很多盜賊在附近出沒。
“公子,接下來我們要小心了,這段路不安全,我們必須走快些,也許會有些顛簸,還請公子忍忍。”
“我省得,沈統領不必管我。”
沈風,陳家護衛的統領,和其他護衛一樣,一身短衣襟小打扮,手里拿著一把刀,是普通士兵佩戴的橫刀,全長6080厘米,刀厚68毫米。
郭浩觀察他很久了,因為他身上有一種特殊的氣質,具體是什么郭浩說不出來,但他猜測沈風心里出身軍旅。
對于古代的軍人,郭浩還是很好奇的,這時候個人武力還是很有價值的,有時候武藝高強就可以脫穎而出。
沈風說的有些顛簸,郭浩實在不敢茍同,這時候的馬車沒有減震,跑快了稍微有點不平就顛的厲害,郭浩受不了索性下車走路。
“郭公子,你怎么下來了。”
沈風一個人走在前面,一邊觀察一邊探路,看到郭浩出來有些驚訝。
“車上太顛簸了,還不如下來走走,否則沒等到南國,我就要散架了。”
郭浩隨口說道,沈風卻有些不屑,他把郭浩當成了真正的文人,以為他吃不了奔波之苦。
“這段路有二十里,期間不能休息,我看郭公子還是回到車上吧,等走過這段山路,前面就好了。”
郭浩聞言笑了笑,知道他什么意思,轉頭看了看兩邊的小山,忽然想起兵書里描寫的場景。
“真是個埋伏的好地方啊!”
郭浩的嘴仿佛開了光,他話音未落,只見前面幾塊巨石滾落,郭浩忙拉著沈風后退,結果卻拉空了。
二人退后了十來步,好像同步一般,沈風詫異地看了郭浩一眼,回頭喊道“小心,前面有埋伏!”
沈風話音剛落,小山上忽然出現一群人,個個手持武器,足有五六十個個,比陳家護衛多了兩倍還多。
沈風面色凝重,拔出了手中的橫刀,郭浩此時才見到橫刀的真面目,比后世復原的漂亮多了。
“公子,對方人多,我讓人保護你先離開!”
陳林此時也有些驚慌,他是真正的富家子弟,平日里也不是沒見過大場面,可今日情況確實很危險。
五六十人的山賊隊伍,這是很少見的,他的護衛可以以一敵二,但人多了也難說。
“郭兄快隨我來,咱們先離開這里再說!”
陳林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