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運二年,南唐保大四年,公元946年十二月。
燕王府,李景遂回到府上,發(fā)現(xiàn)來了兩個年輕人,正在和王妃詳談正歡。
“夫人,這二位是……”
“草民陳林、郭浩,拜見齊王殿下!”
二人躬身下拜,行的是士子禮,南唐王公貴族這么多,唯一值得結交的,也就只有這齊王李景遂了。
李景遂性純厚恬澹,雅有士君子風,善屬文賦詩,與朝士官屬飲宴賦詩無虛日。
今天他剛引宴回來,正好遇到郭浩、陳林,外面還擺著不少禮物,李景遂大概猜到了一些。
“你們二人都是士子,若是求官,可找錯地方了。”
二人聞言對視一眼,郭浩上前一步,施禮道“王爺誤會我們了,我們兄弟此次來,并非是要求官的。”
“哦?不是求官?那為何帶這些禮物?”
郭浩微微一笑,道“年節(jié)將至,這是草民的一點心意,其實我們這次來,是想和王爺交個朋友,如此總不能空手來吧。”
“交朋友?”
李景遂笑了,坐到了座位上,仔細打量著二人。
“你們家住哪里,來自何處?”
郭浩聞言道“這位是陳林陳公子,家住杭州,而在下是北國人士,來自鄭州。”
“一南一北,你們是怎么湊道一起的?”
陳林聞言有些緊張,不知怎么回答,郭浩拉了拉他,笑道“自然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在下云游四海,偶遇陳公子,結果一見如故,結為兄弟。”
李景遂聽到這句話,眼睛就是一亮,道“好一句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看來二位果然是雅然君子,是本王多疑了,來人,賜座!”
李景遂說完,有下人拿來兩個胡凳,二人拜謝后坐下,郭浩道“齊王殿下,我二人這次前來,除了想拜見殿下外,還要進獻一樣寶物。”
“寶物?呈上來看看!”
郭浩聞言示意陳林,陳林從禮物中拿出一個盒子,打開后遞給侍女,拿到李景遂身前。
“這個,是茶葉?”
“王爺果然獨具慧眼,這正是茶葉,只不過和之前的茶葉不同,引用的方法也不同。”
“哦?茶葉本王見的多了,難道還能喝出花來。”
“王爺,以往喝茶,都是以煎煮調和,但這樣的茶太過濃郁,反而失去了茶的真諦。
蓋因古人制茶造則必碾,碾則必磨,磨則必羅,則茶為飄塵飛粉矣。
于是和劑印作龍鳳團,則見湯而茶神便浮,此用嫩而不用老也,我輩制茶,不暇羅磨,全具元體。此湯須純熟,元神始發(fā)也。
探湯純熟,便取起。先注少許壺中,祛蕩冷氣傾出,然后投茶。
茶多寡宜酌,不可過中失正,茶重則味苦香沉,水勝則色清氣寡,兩壺后,又用冷水蕩滌,使壺涼潔,不則減茶香矣。
罐熟則茶神不健,壺清則水性常靈稍俟茶水沖用,然后分釃布飲,釃不宜早,飲不宜遲,早則茶神未發(fā),遲則妙馥先消。”
郭浩說完,李景遂也明白了,郭浩這茶確實與眾不同。
“依你所言,本王倒是想嘗嘗你的茶了。”
“即使如此,小子敢不從命,王爺剛喝完酒,正好喝茶提提神。”
“如此甚好,來人啊,備茶具。”
王爺發(fā)話,很快就有人把茶具送上來,郭浩先洗了手,然后平心靜氣,等水燒開。
“王爺,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湯日下投,湯半下茶,復以湯滿。
日中投,先湯后茶。日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飲茶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日神,二客日勝,三四日趣,五六日泛,七八日施。
香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