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怎么想的,其實(shí)對于兩方并沒有什么影響,他支持誰,其實(shí)也無足輕重。
可這番話傳到李景遂耳里,讓他有一種知己的感覺,郭浩在翰林院的事他知道,他之前也沒在意。
可是經(jīng)過這件事,他忽然覺得或許可以利用一下郭浩,向李弘冀表明自己的心意。
這一天,李景遂召見了郭浩。
“下官郭浩,拜見齊王殿下。”
“起來吧,賜座。”
“謝殿下。”
郭浩沒叫他皇太弟,這更讓李景遂滿意,覺得郭浩明白他的心意,應(yīng)該早些找他。
“郭浩,本王問你,你可知我的心意?”
這句話有點(diǎn)歧義,郭浩聽著有些別扭,但也懂他的意思,抱拳道“回殿下,下官知道。”
看到郭浩認(rèn)真的樣子,李景遂忽然嘆了口氣,道“所有人都知道本王的心意,可卻只有你一個人敢說。
他們都認(rèn)為本王在這東宮是多么逍遙自在,表面拒絕實(shí)則愿意,殊不知本王如坐針氈,度日如年啊!”
“殿下所說,下官也有所耳聞,只是下官人微言輕,有些事沒有資格評論。”
李景遂聞言點(diǎn)頭,郭浩的官確實(shí)小了些。
“你的書本王看了,雖是神話,卻也影射朝局,說明你內(nèi)含錦繡,本王想讓你來東宮侍讀,不知你可愿意?”
“這……”
李景遂讓他去東宮,郭浩覺得這樣不妥,他在翰林院交好東院,就是想和李景遂保持一定距離,現(xiàn)在到他身邊,這就徹底打上了李景遂的印記。
看到郭浩不說話,李景遂知道他是懼怕蕭儼他們,柔聲道“你若是不愿,我也不強(qiáng)迫你。”
“皇叔,皇叔……”
就在這時,宮外傳來一個聲音,二人回頭一看,竟然是李煜。
“從嘉,你怎么來了。”
李煜看到郭浩,眼前一亮,道“皇叔,我聽說郭先生進(jìn)宮了,特意前來拜訪,郭先生上元節(jié)一詞,從嘉很是喜歡,特意前來請教!”
聽到李煜是來請教詩詞的,李景遂沒覺得奇怪,因?yàn)樗@個侄子從小就是這樣,書法、繪畫、音律,詩文都很感興趣。
后來李煜能有如此高的評價,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yuǎn),與他的好學(xué)是分不開的。
“郭浩見過安定郡公。”
郭浩施了一禮,李煜卻不在乎這個,擺手問道“先生最近可有新作?”
“這個,沒有……”
在這個以后得大詩人面前,他還是低調(diào)些好,別看他小,但從小受文人熏陶,李煜懂得可不少。
“也是,詩詞皆有感而發(fā),能有一首也是難得,不過郭先生的西游,里面的詩也甚是有趣。”
“呃……”
四大名著中,確實(shí)有不少詩詞,其中以紅樓的葬花詞最為有名,雖不如流行詩詞膾炙人口,可也足見作者功底。
李煜看了西游記里的詩,以為是郭浩所寫,這下徹底認(rèn)定他會寫詩了。
“皇叔,郭先生現(xiàn)在在翰林院供職吧,我想讓他教我寫詩,你覺得父王能答應(yīng)么?”
“讓郭供奉教你?這個主意倒是不錯,我正好想給他升官呢,他不愿留在我身邊,跟著你也是一樣。”
郭浩聽了有些無語,這倆人難道就不問問他本人意見么,只是問了他也不敢說,無論是跟著誰,都不是他能決定的,跟著李煜比跟著李景遂好一點(diǎn)。
“嗯,我這就去求父皇,讓他把郭先生調(diào)給我。”
“去吧,路上慢點(diǎn)。”
到底還是個孩子,李煜一路小跑去了皇宮,李景遂看郭浩半天,最終還是嘆了口氣,欲言又止。
郭浩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想找人幫他說說話,朝里的大臣不合適,他們都有自己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