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
飛曰“吾莊后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于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后可圖大事。”
玄德、云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
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誓畢,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郭浩故事講完,趙匡胤還沒反應過來,可他喜好讀書,歷史還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還有這樣一段故事,而且郭浩講這段故事是什么意思?
“郭兄,三國史我知道,卻不知劉關張三人有這樣一番經歷,聽起來確實義氣無雙啊!”
這會兒三國演義還沒出現,所以趙匡胤沒有感觸也正常,郭浩曾想寫過,想到三國里的兵法,覺得還是算了。
說這個故事只是拋磚引玉,他的目的是趙匡胤!
“趙兄,其實這段故事也是我編的,歷史上有沒有發生過誰也不清楚,你看這桃園,咱們是否可以像劉關張一樣,桃園結義,咱們自襄州相識也算是有緣,不如結為兄弟如何!”
聽到郭浩要結拜,趙匡胤臉色一喜,郭浩的本事他是見識過的,丁大夫一事也證明郭浩的人品,郭浩要結拜,他求之不得。
“當然可以啊,其實趙某早有此意,只怕郭兄看不上趙某,所以一直沒敢說。”
要說趙匡胤出身軍人家庭,一直覺得自己是個粗人,而郭浩又一直以文人自居,讓他以為倆人不是一路人。
聽到二人要結拜,李芙替郭浩高興,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香燭,郭福卻是有些不解,卻也沒敢說什么。
二人來到桃園中,郭浩問道“趙兄你今年多大?”
趙匡胤聞道“我是后唐天成二年生人,今年二十一歲,應該比郭兄小吧。”
郭浩聽了老臉一紅,道“嗯,我是天成一年生人,確實比你大一歲……”
既然趙匡胤已經誤會了,郭浩索性將錯就錯,反正他長得老成,這年頭又沒有身份證,只要郭浩不說,別人也不會知道。
“果然,之前我就覺得郭兄不同凡人,今日你我二人結拜,日后你就是我大哥!”
“好,今日你我結拜,日后你就是我親兄弟!”
二人跪在地上,祭拜了天地,郭浩忍著心中的欣喜,與趙匡胤結為兄弟。
“與老趙結為兄弟,以后最次也是個王爺,只要我做的不過分,這輩子就穩了!”
倆人從地上起來,趙匡胤是真高興,認真的叫了一聲“大哥!”
郭浩雖然有些心虛,不過臉上依舊如常,拉著他的手笑道“賢弟!”
二人走出桃園,和李芙二人匯合,郭浩道“賢弟可能不知道,芙兒其實是丐幫幫主的女兒,是和我一路從南國逃過來的。
而我是南國聚仙閣的東家,陳家的家主是我好朋友,日后我為你引薦,咱們只要到了開封,我就可以調動陳家的資源,到時候趙兄想做什么,我都可以支持你!”
“多謝大哥!”
趙匡胤大喜,其實他一直想做點什么,就是苦于沒人支持,現在有了郭浩在,接下來的路就好走多了。
“好了,今天咱們高興,咱們回去好好喝一頓,爭取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兄弟二人勾肩搭背往回走,李芙和郭福跟在后面,郭福小聲道“公子這等身份,為何如此看重這這小子,我看他沒什么特別的。”
李芙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