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殷。
“說的好,不愧是我的兒子,咱們趙家世代為官,誰不是靠自己本事闖出一番天地,你們兄弟二人記住,不能因為我的地位而自滿,你們自己也要努力!”
“父親!”
趙匡胤趕緊起身行禮,郭浩也跟著行禮,趙弘殷看了看兒子,又看了看郭浩,發現他穿的衣服,忍不住皺了皺眉。
“你就是元朗新認的大哥?”
郭浩聞言心道來了,整個趙家就這個趙弘殷最不好糊弄,其他的都好辦。
“正是!”
“看你的穿著,你還是個讀書人?”
“趙統領說的沒錯,晚輩確實是個讀書人,而且還是個商人!”
“哦?”
趙弘殷看向趙匡胤,意思是他信里可沒說郭浩是商人。
他們一家最喜歡的是武者,其次是讀書人,趙匡胤給家里寫信,提到郭浩多么計謀無雙,卻沒說郭浩是商人。
看到趙弘殷的反應,郭浩就知道他對商人沒有好感,這是這個年代的通病,江南地區還好點,北方尤為嚴重。
“父親,我大哥他只是參與,并不直接經營,雖然商人重利輕義,但我大哥絕不是那樣的人!”
趙匡胤說的很肯定,郭浩一路規勸丁酉,懲治貪官,安置災民,規劃施家,哪一件不是好事。
而且這些事情如果讓他做,他肯定沒有郭浩做的好,就是因為他不是商人,或者說沒有商人思維。
商人思維是什么,四個字和氣生財。
其實和氣不僅僅能生財,還能收服人心,贏得人們的尊敬,這其中需要的是平衡,一般人很難做到。
世人做事,要么快意恩仇,要么偏執固執,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平衡,但是郭浩做到了,因為他是用利益把人聯系到一起的。
“是么?那你就說說,你們這一路都經歷了什么!”
“是。”
接下來,趙匡胤講述了一行人的經歷,尤其是郭浩的表現,趙弘殷聽了也連連點頭。
“不錯,看樣子你也學到了不少東西,這對你以后身居官場大有益處,既然你們已經結拜,那就好好相處,互幫互助,爭取做出一番事業來!”
“謹遵父親教誨!”
“多謝趙統領指點。”
“呵呵,你即是元朗的兄弟,就不要叫我趙統領了,以后你就叫我伯父,我叫你賢侄如何?”
“是,伯父!”
在趙匡胤的幫助下,郭浩算是過了他爹那關,一個時辰后,郭福帶著禮物回來了,趙弘殷也沒客氣,直接收下了,可見也算接受了他。
晚上的時候,眾人飲宴了一番,趙弘殷有軍務在身,沒敢多喝就回到了軍營。
當晚幾人就在趙家住下,第二天郭浩想要回開封看看,打算把家人接過來,有趙家在也有個照應。
“大哥,你都離家這么久了,又何必急于一時,這才剛到我家,咱倆還沒好好說過話,你就要走。”
“我就是回去看看,把我爹娘弟妹接過來,臨走前我還要找個房子,把芙兒安置下來。”
“既然如此,那咱們就一起找吧,只是這城里沒有合適的,你恐怕要去城郊了。”
“無妨,反正這里距離城郊也不遠,城郊的景色不錯,更適合居住。”
于是二人一路打聽,洛陽的房價可不便宜,郭浩打算租個宅子,一旦有什么變故,直接拋棄也不心疼。
二人找了不少房子,不是郭浩不滿意就是價格太貴,對方根本不誠心租,因為他們想賣,這里距離河中太近了,有些有錢人想變賣家產往南走。
晚上,二人在一家酒館喝酒,這里的老板告訴他一個信息,城郊有一座莊園,租金非常便宜,但是房主很怪,很多人把門叫開,他卻說不租了。
郭浩聞言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