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浩所說的辦法,并不是他和郭威商量的計策,否則也不會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來。
要說攻城之戰,后世也有一些經典戰役,但破城的不多,守城成功的倒是不少,而且都是以少勝多。
由此可見,古代攻城真的很難,尤其是沒有火藥的情況下,這時的城墻多用泥土夯實,然后用糯米汁澆筑,堅硬程度不比石頭差。
而歷史上常用的方法,除了郭浩說的第一個方法,此外還有兩個方法,一是里應外合,可以快速破城,二是攻心之法,圍而不攻。
這一點郭浩和郭威想到一起去了,都知道李守貞做了充足的準備,此時攻城必然討不了好,沒必要和他硬碰硬。
郭浩的方法是圍三缺一,然后露出破綻引蛇出洞,然后佯裝敗北,慢慢消耗對方力量。
同時還要給對方精神摧殘,可惜他不會彈琴,城里的兵士也不是楚人,所以只能換個方法。
大帳內,郭威坐在主位上,郭浩站在左側第一個位置,除了他沒穿盔甲,其余的都是些領兵的將領,經過一番商議,郭威已經有了主意。
“三叛連衡,李守貞為主,且河中位居水陸要沖,若攻滅河中,永興、鳳翔兩鎮則易破。
所以,本帥決定集重兵攻取河中,余部攻鳳翔、永興。
傳我命令,趙暉出咸陽攻鳳翔;郭從義攻永興,白文珂等率軍出同州,常思率軍出潼關,以三路兵會攻河中!”
“是!”
命令下達后,眾將帥領命而去。
大軍是初六到的陜州,二十三日,白文珂攻克河中西關城,郭威、常思分抵城東、城南。
在這十多天里,郭浩也沒閑著,一直在研究破城之法,打算用最小的代價破城,這一點和郭威達成共識。
到了河中城后,柵營合圍,諸將急欲攻城,他只是帶上了些人,輕裝簡騎地圍著河中城轉了幾圈。
再次升帳聚將,下達下一步命令。
“穿傳我命令,征調周圍州郡百姓,常思率領本部兵馬,在城南二里處筑寨,期間搭建小型堡壘,接連不斷,用來掩護兵馬前進。
白文珂領兵于城南,本督帥親自坐鎮城東,兩邊布置和城南一樣,城北留出空缺,不設人馬!”
郭威說完,除了郭浩外,所有人都不理解。
白文珂站出來道“督帥這是何意,既然要征調周圍百姓,我們何必憑借聲勢,一鼓作氣拿下河中城!”
白文珂說完,其他將領紛紛點頭,之前他們用的都是自己的兵馬,自然不希望死傷太多,但征調的百姓不一樣,死了也就死了。
郭威聞言不為所動,常思道“督帥,我們現在十萬大軍圍困河中,筑寨是干什么?是為了更好的圍困?我們根本不用這么做。
河中城和李守貞早已經是甕中之鱉,只需要不斷地攻城,就算不能攻破,也會遲早耗盡城中的人力糧草。
再加上我們氣勢正盛,若是此時不進攻,我們氣勢必然會衰退,這不是坐失良機嗎!”
二人發表完意見,趙匡胤也想說話,卻看到郭浩對他搖頭,趙匡胤這才欲言又止,站在末尾的位置沒動。
看到郭威不說話,白文珂有些急了“我們打了這么久,好不容易等到援軍,我們的優勢這么大,又何必要大費周折,先干起水泥瓦匠的玩意兒?
這完全沒有意義,只會讓自己的士兵勞累,讓敵人贏得難得的喘息之機,結果是增加了取勝的難度,請督帥三思啊!”
面對質疑,郭威一直沒說什么,而郭浩則是眼觀鼻,鼻觀心,心觀口,一副不關我事的樣子。
這是常思看見郭浩不說話,覺得這個餿主意是他出的,于是站出來道“督帥,次等劣計,是不是這小子告訴你的,這小子毛都沒長齊,你不要被他蠱惑了啊!”
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