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漢雖小,卻很頑強,作為十國之一,他是唯一一個北方的政權。
之前劉承祐逼反郭威,結果在郭威叛亂中被亂兵所殺,郭威完全控制了后漢朝政,但因未得到朝中大臣的擁戴,不敢立即稱帝,便讓宰相馮道去迎徐州節度使劉赟入京,表示要立其為皇帝。
而劉赟正是劉崇的兒子,劉崇本欲舉兵南下,聞訊喜而罷兵,是年十二月,郭威在澶州軍變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后周,史稱后周太祖。
劉赟則被降為湘陰公,劉崇派遣牙將李鋋入京,想將劉赟接到太原,但劉赟此時已經遇害。
聽聞這個消息劉崇在太原稱帝,仍以漢為國號,并繼續沿用乾祐年號,史稱北漢。
郭浩知道這個國家,郭威、柴榮、趙匡胤,三個皇帝都沒有解決這個小國,直到趙匡義繼位后,才平定了北漢。
郭浩早知道北漢會出現,所以在朝堂上沒有說什么,而且他的資歷尚淺,在滿朝文武面前,也輪不到他說話。
“諸位愛卿,河東劉崇反叛朝廷,依附契丹建立漢國,可有良策應對?”
郭威說完,大臣們面面相覷,此時正月還沒過,再加上后周新立,所以氣氛很歡樂,大臣們還沒有進入工作狀態。
事情發生的太突然,眾人一時想不到好辦法,但皇帝問了還不能不說,尤其是幾個執政大臣。
王峻道“陛下,河東十二州,不過是彈丸之地,若不是契丹幫襯,根本不能與大周抗衡。
陛下初登大寶,萬眾歸心,只要下達一紙敕令,劉琮必定不敢不從,否則大軍一到,小小河中如何能守!”
王峻開了個頭,其他大臣也順著他的思路,各抒己見。
“陛下順應天心,方為天子,劉崇逆天而行,名不正言不順,勢必沒有幾人擁戴他,而且河中地瘠民貧、國小財乏,成不了氣候。”
大臣們紛紛上言,都沒有看得起劉崇,最夸張的一個,說只要下一道圣旨,讓城中百姓投降,后漢就不攻自破了。
聽到大臣們的發言,郭浩忍不住笑出聲來,有幾個大臣注意到他,其中就有沒說話的李谷和范質。
“郭浩,你笑什么?”
郭威突然開口,這回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郭浩下意識地捂嘴,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回陛下,臣只是想到一件有趣的事,一時忍不住失儀,還請陛下責罰。”
“有趣的事?說出來,給大家伙聽聽!”
“呃……”
郭浩其實沒打算攙和這件事,畢竟北漢并不好對付,否則也不會堅持了幾十年。
可他實在聽不下去了,這些大臣一開始說的還有理有據,到最后只剩下恭維,好像郭威和神一樣,一句話就滅一國。
如今郭威讓他發言,郭浩心思急轉,現在討論的是軍國大事,他無端發笑已經是失儀,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郭威就可以治他的罪。
所以郭浩隨口一說,郭威好像并沒有怪罪他的意思,反而讓他說出來,郭浩有些尷尬。
“這個,大海中有一種烏龜,他的龜殼很硬,遇到強大的敵人時,就會把頭縮進殼里。
大魚想要吃它,很難咬破他的殼,弄不好還會崩掉自己的牙,而且它身后跟著一條鯊魚,有人攻擊它時,也會咬上一口。
所以想要對付它,先要趕走它身后的鯊魚,然后破除他的龜殼,這樣才能將它殺死……”
郭浩一邊說著,一邊觀察著眾人的反應,有的人聽明白了郭浩的意思,但有些人就疑惑了。
烏龜?
鯊魚?
說的都是什么?
郭威聞言點點頭,開口道“依你看來,什么東西能對付他們?”
郭浩沉吟了一下,抱拳道“回陛下,烏龜、鯊魚都很難對付,恐怕只有強力破殼,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