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屯田都在邊疆地帶,讓衛戍的士兵耕種,唐朝末年,中原駐扎軍隊,所在之處都設置營田來耕種空曠土地。
后來又招募錢多的富戶耕種讓他們交納租稅,戶部另外設置機構總管,不隸屬于州、縣,有的壯丁多而無徭役。
有的收容庇護奸人盜賊,州、縣沒法追究。后梁太祖進擊淮南,搶掠到的牛數以千萬計,給東南各州農民,讓他們每年交租。
自此經過幾十年后,牛死而租不免除,農民深受其苦。后周太祖素知其中弊端,正好門使、知青州張凝上奏請便宜行事,要求撤銷營田事務,李也這樣說。
十四日,頒敕令“全部取消戶部營田事務,將耕種營田的農民隸屬于州、縣。
他們的田地、廬舍、耕牛、農具,同時賜給現在耕種者作為永久產業,全部免除牛租的征收。”
這一年,戶部增加三萬多戶人口,農民既已得到這些成為永久產業,方才敢修葺房屋、種植樹木,獲取地利數倍于以前。
有人道“營田中有肥沃富饒的,不如賣掉它,可以得錢數十萬緡來充實國庫?!?
郭威道“利益在農民那里,如同在國家一樣,朕用這些錢干什么!”
萊州刺史葉仁魯是后周太祖的舊吏,因貪污絹帛一萬五千匹、錢一千緡而被判罪,十九日賜其自殺。
郭威派遣宮中使者賜給酒和食物,道“你自己觸犯國法,我沒有什么辦法!必當關照撫恤你的母親。”
葉仁魯感動得流下眼淚。
黃河決口,郭威為黃河決口而憂愁,王峻自己請求前往巡視,郭威準許。
鎮寧節度使郭榮屢次請求進京入朝,王峻忌恨他英武勇烈,經常阻撓,即便有郭浩幫忙,王峻絲毫不讓。
二人的火藥味越來越弄,一個是開國元老,一個是皇帝寵婿,但是有郭威居中調和,誰也奈何不了誰。
閏月,郭榮又請求進京入朝,正好王峻外出在黃河邊上,郭威就答應了。
十五日,鎮寧節度使郭榮進京入朝,原李守貞的騎士馬全隨郭榮入朝,郭威召見他,補授他為殿前指揮使,對左右的人道“馬全忠于所服務的主人,從前在河中時,屢次挫敗我的軍隊,你們應該仿效他。”
王峻聽說郭榮進京入朝,趕緊從黃河邊上返回,十七日到達汴梁。
第二日早朝,郭浩和王峻遇見,二人皆冷哼一聲,誰也沒搭理誰,進了大殿后,郭浩覺得站在王峻旁邊有些別扭,于是占到了馮道身后。
“老太師,和你擠一擠,不會介意吧?!?
馮道哭笑不得的看了他一眼,后面的官員識相的讓出了位置,結果他這一動,后面的官員都要動,直到末尾的一個官員,有些尷尬的站在一旁。
而郭浩原來的位置,則讓給了柴榮,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要不是在朝堂上,柴榮都想給王峻一計老拳。
讓這兩個勁敵湊在一起,王峻心里暗暗叫苦,可他不能退讓,因為政治斗爭沒有和解,退讓的結果就是萬劫不復。
郭威上朝后,自然地掃視下方全臣,當他看到柴榮的時候愣了一下,隨即看向另一邊,發現郭浩在文臣的堆里站著。
郭威笑著搖頭,心說這剛消停沒幾天,郭浩又要出什么幺蛾子,末尾的官員委屈巴巴地站在角落,低著頭生怕郭威注意到他。
“郭浩!”
“臣在!”
“你怎么跑那邊去了!”
“回陛下,當然是給郡侯讓地方?!?
“讓地方你也不用擠進文臣堆里,你看把章大人嚇成什么樣了?!?
郭浩回頭看了看,果然有一個文官站在角落無所適從,郭浩撓了撓頭,走到了最末尾。
“不好意思哈,你們都站回去吧,我站在這里就行。”
如今的郭浩,身為樞密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