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朝堂上的事很快傳了出去。
果然不出郭浩所料,軍中大多數都是支持柴榮的,哪怕是趙匡胤他們,也不敢明著表達支持郭浩。
郭府中,十兄弟齊聚。
“大哥,你是怎么想的,陛下要立你的孩子為太子,如果你愿意,我們都支持你!”
趙匡胤第一個表態,其他人也跟著表態,郭浩卻擺手制止了他們。
“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么簡單,陛下這么做,已經把我推到了風口浪尖,如果我敢答應,滿朝文武會有一半支持我,但軍中卻只有你們幾個!”
幾個人聞言面面相覷,他們都是歃血為盟的兄弟,支持郭浩沒什么,但其他人就不一樣了。
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太子的爹,還是有些區別的。
更何況郭威正值春秋鼎盛,就算立了太子,也不能馬上當皇帝,但是雙方已經涇渭分明,到時候少不了一番明爭暗斗。
“這件事我絕對不能答應,否則我這么多年的努力,很有可能一朝喪盡,你們都趕緊回去,不要暴露心思,否則影響到你們,我的罪過就大了!”
思來想去,郭浩先讓幾人回去,對于他們的支持,郭浩很是感激,但這是一個大坑,他不可能帶著大家一起跳。
“怕什么,不就是個郭榮么,大哥你有陛下的支持,再加上我們兄弟幾個,什么事做不成!”
郭浩聞言冷聲道“你們沒在朝上,沒看到那些官員的表情,其實我兒子當太子不是不行,但他們忌憚的其實是我!
我兒子沒有出生,我還是安全的,可是我兒子一旦出生,很有可能就是我喪命之日。
所以我的敵人不只是郭榮,還有所有忌憚我的人,一旦我答應了陛下,我就要做最壞的打算!”
郭威的心思深,郭浩的也不淺,其他人都沒想到這一點,但是郭浩卻想到了,不由得十分敬佩。
趙匡胤等人走后,郭浩猶豫了許久,寫了一封長長的奏折,這是他第一次如此認真的寫奏折,一直到后半夜才完成。
在郭浩的奏折中,他從各個方面分析了其中利害,告訴郭威,一旦他的兒子成為了太子,很可能引發一系列后果。
他現在有郭威的庇護,朝廷上沒有人能把他怎么樣,可一旦郭威百年,那些人能信服郭浩?
如果不信服郭浩,那就不信服他的兒子,這樣就會引起一番紛爭,很有可能被外地趁虛而入。
這個時候,南漢剛剛入侵過,契丹主剛剛北還,還帶走了傳國玉璽,誰知道他想做什么;南唐正是強盛的時候,對中原一直虎視眈眈,國家如果有什么動蕩,就是一場浩劫。
況且軍隊大部分支持柴榮,郭浩的“思想教育”只是在禁軍少部分人中實施,一旦發生兵變,不僅是郭浩,就連郭永寧和他們的孩子也會有危險。
所以于公于私,郭威都不能立郭浩的孩子為太子,為了大周的安寧,郭浩愿意帶著全家去河東,如果不放心,他就卸任所有官職,待在汴梁。
……
看到郭浩的奏報,郭威有些感慨,雖然他很想立郭浩的孩子為太子,但是他不得不承認,郭浩說的是對的。
除非他殺了柴榮,但他又下不去手,天下剛剛太平沒幾年,他也不忍心再生浩劫。
……
澶州的柴榮知道這個消息后,第一反應不是憤怒,而是失望。
他跟了郭威這么多年,郭威對他始終視如己出,雖然他不是親身兒子,但他也一直把郭威當親爹。
之前王峻在時,如此仇視郭浩他還不理解,王樸隱晦的點撥,他還不是很明白。
現在他終于懂了,郭浩的威脅竟然這么大,王峻畢竟只是個臣子,但郭浩……
“我該怎么辦?”柴榮問王樸。
王樸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