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軍內部爭執不下,郭浩那邊卻萬眾一心。
他再一次展現他神鬼莫測的計謀,開始散步謠言,說耶律璟已經放棄了燕云,這里本來就是漢家之地,此時只是拿回自己的東西。
而且他還假意出兵,打算入侵遼國內部,讓耶律璟有些驚慌失措,立刻命令西軍回防,結果只留下楊袞的幾萬大軍。
事已至此,大勢已去,楊袞已經無力回天,周軍兩路人馬匯合,已經形成了包圍的態勢。
楊袞不得已只能撤兵,郭浩立刻下令進攻,顯德七年三月十三日,如州城破。
二十日,攻下媯州。
二十六日,奪取檀州。
四月三日,順州投降。
四月二十日,薊州、幽州終于攻破,至此燕云之地全部收復。
居庸關上,郭浩望著北面遼闊的大地,心已經飛到了遠方,他做到了,他收回了燕云十六州!
“飲酒看書二十年,布冠頭上即青天。男兒應有凌云志,第一功名不愛錢。
明知向死亦向前,敢為蒼生問蒼天。一生惆悵江湖客,幾世逍遙酒中仙。
軍歌應唱精忠報,誓滅胡奴出玉關。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郭浩吟誦了一首詩,回頭看了看眾將領,眾人都激動地看著郭浩,這時李重進被人壓了上來。
“郭浩!你不用假惺惺地了!你這個亂臣賊子,你騙得了天下人,卻騙不了我!”
見到李重進,郭浩示意松開他,李重進想要上前,卻被趙匡胤攔住了。
“你說我騙天下人,實非我本意,我今年三十有四,出生在大梁的小村莊。
從小見識了這五代亂世,為了活命裝過傻子,當過竊賊,淪落為乞丐,經歷了十多位皇帝,有誰拯救了天下百姓?
為了活命,我去了江南,本想踏踏實實做一個商人,沒想到人心不古,我又回到中原。
努力經商,被貪官盯上,一步步走到今天,還有人說我效法呂不韋,去做那奇貨可居之事。”
說到這里,郭浩笑了,其實他從來沒這樣想過,但卻歪打正著,做了呂不韋的事。
“我進入朝堂,本想安分做個文臣,著書立作郭某亦可為之,奈何太祖器重,委于大任。
我領兵在外,拋頭顱灑熱血,卻被朝臣猜忌,先帝不信任我,我卻沒有對不起他!
當今陛下登基,天下虎視眈眈,我一個詐死之計,引起了多大的反應,如果我不挺身而出,難道要看著晉末的悲劇再次發生么!
小筑漸高枕,憂時舊有盟。呼樽來揖客,揮塵坐談兵。去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郭浩一生,上對得起天,下對得起地,中間對得起良心,我長這么大還沒有字,從今天起,我字太平,致力天下太平!”
李重進復雜地看著郭浩,沒有再說什么,郭浩揮手讓人把他帶下去,沒有殺他。
太平這個字,在后世看起來很平常,可是此時足以表明郭浩的志向,為自己正名。
就在這時,趙匡胤忽然讓人端來一件衣服,那明晃晃的顏色,刺激著所有人的眼球。
“請主公登基為帝,開萬世之太平!”
趙匡胤第一個跪下,其余將領也跟著跪下,關上的士兵也跪下了,關下的將士也跪下。
“請主公登基為帝,開萬世之太平!”
“請主公登基為帝,開萬世之太平!”
“請主公登基為帝,開萬世之太平!”
一連三遍,郭浩仰頭望天,抬起雙手,立刻有人給郭浩穿上龍袍,郭浩接受了擁立。
“萬歲!”
“萬歲!”
萬歲萬歲之聲響徹在華北大地,郭浩享受著這一刻,此時他心中的最后一絲忐忑,也被這吶喊聲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