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目光落在地圖上,只見上面是一個橢圓形,畫著很多不規則圖形,還有標注。
“國運,你們在這幅堪輿圖上,能找到大宋在哪么?
朕告訴你們,在這里!”
說著郭浩指著一個小方框,眾人面面相覷,有的覺得不可思議,有的不敢相信。
“怎么樣,是不是很小,什么叫井底之蛙,看看你們那無知的樣子!
朕今年三十有四,精通養生之法,朕自認為還能活三十年,那么致堯都已經四十歲了。
四十歲的太子,來繼承朕這一方之地,你們不覺得可笑么?如果朕的子孫真有本事,他們應該走出去!
所以,如果朕不立皇后,不立太子,不讓他們被這一方天地束縛,外面的世界那么廣闊,好男兒當志在四方,如果他們有本事,應該走出去!”
郭浩說著,偷偷打量著眾人,他這一番表演效果不錯,貌似都被他的演技折服。
征服世界,郭浩也只是想想,現在天下還沒有統一,北漢沒了還有六個政權存在,除此之外還有吐蕃、大理、契丹。
雖然他們現在還沒有壯大,但未來都是郭浩的敵人。
而郭浩最大的敵人,就是那頭頂上的契丹,游牧民族自古就是漢人的噩夢,郭浩很想終結它!
“陛下之志,非我輩能及也,臣愿追隨陛下,開疆拓土,一統天下!”
“臣愿追隨陛下,開疆拓土,一統天下!”
趙匡胤很會來事,每次都在關鍵時刻帶節奏,與天下相比,貌似這皇后、太子也成了小事。
郭浩看著地圖,幻想著后世的版圖,心里出現一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說到這里,郭浩忽然抽出寶劍,指著堪輿圖道“劍鋒所指,即是我大宋疆域,我的子孫要牢記這個目標,能被皇位局限,直到打到世界的盡頭!”
郭浩這番話,好似是對郭致堯說,卻也是對趙匡胤等人說的,開疆拓土,保家衛國,永遠是軍人的使命!
第二天早朝,是宣布了決定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后宮妃子各司其職,平時也要工作。
將來皇子長大,要進行考核,優秀者可繼承皇位,其余人等可帶兵開拓,自立為國。
這個決定一出,又是一陣軒然大波,之前內閣選舉的消息還沒過去,現在又來一波。
郭浩重啟六部,意味著六部的地位提升,建立內閣,意味著宰相的權利分散。
郭浩心里還琢磨著,現在他有三位宰相,剛好能夠平衡,一位權利太大,兩位容易黨爭,三位相互牽制。
而朝中的勢力,也分為三波一為后周舊臣,以王浦等人為主;二為大宋新貴,以李安、陳林等人為主;三為軍方勢力,以趙匡胤等人為主。
政治改革勢在必行,但光改革官制還不夠,軍制也要改。
郭浩想學老趙,來個“杯酒釋兵權”,又覺得不太合適,畢竟他和趙匡胤的性格完全不同,可是貌似又沒有別的好辦法。
而且接下來還要統一,歷史上的大宋經歷了兩代皇帝才完成,郭浩覺得只要自己活得夠長,一輩子就可以。
所以軍制改革需要仔細考慮,先把朝廷內部建立完善,攘外必先安內,還是很有道理的。
皇后之事暫時告于段落,但是皇家終究不比普通人家,秋南和李芙與郭永寧有著明顯的隔閡,這是郭浩無法解決的。
內閣選拔開始,三位宰相開始忙碌起來,內閣的人員關系到他們日后的話語權,畢竟兩個部門是相互牽制的。
很快,郭浩就得到了一份名單,不過讓郭浩失望的是,這上面沒有一個他聽過的名臣,而且還都是些老臣。
這個結果,并不是郭浩想要的,大宋開國的功臣很多,可大多數都是武將,歷史上有記錄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