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考完后,成功選出了十名官員,進入了內閣。
剩下落選之人,進入禮部,畢竟他們都比較擅長禮儀,所以還是可以任用的。
禮考過后是戶考,然后是刑考,再然后是工考,最終選出了四十人,最后是綜合考試。
給官員考試,郭浩可謂是開了先河,汴梁城早就傳開了,但是最受人關注的,還是最后一場綜合考試。
“哎,你們聽說了沒有,陛下把三省廢除了,要建立內閣,而且核心成員只有七個,你們說這能行么!”
“怎么不行,你不知道六部要被重用了么,七個核心成員可就是七個宰相,而且還有四十人的學士成員。”
如今汴梁已經傳開了,對于郭浩建立的內閣褒貶不一,主要是以前沒有這種模式,有的覺得新奇,有的接受不了。
當然還有些人,也意識到了特別之處,那就是吏部和兵部,好像沒舉行考試。
這也是郭浩下一步要做的事,建立獨立的官員選拔體系,同時進行軍政分家,而且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綜合考試后,七個成員出來了,分別是范質、王浦、魏仁浦、陳玄、趙普、薛居正、呂慶余。
對于薛居正和呂慶余,郭浩早有關注,并沒有感到意外,趙普同穎而出,郭浩也不驚訝。
只是陳玄這個名字,郭浩看著有些顯眼,如果按照風俗,這個陳玄可以算是郭浩的學生。
看著眼前的七人,郭浩滿意地點點頭,道“以后,有什么大事,你們七人先商議后投票,少數服從多數,然后把結果報給朕,朕同意后交給六部執行。
以后你們都是內閣首輔,翰林學士,官居一品,你們身上的擔子很重,不要忘記朕之前說過的,天下為公!”
“謹遵陛下教誨!”
七人一齊施禮,郭浩繼續道“至于內閣剩下的四十人,由你們自行安排,新的官員體質盡快實施,同時把考核、俸祿擬出個明細給朕。”
“是。”
雖然七個人都是大學士,可隱約中還是以范質為主,因為他年齡最大,資歷最老。
“至于吏部,朕有些想法,你們先看看。”
說罷郭浩又遞給他們一份材料,七人接過來一看,有的驚訝,有的苦笑,有的搖頭。
“怎么了,朕這個想法不好么?”
范質道“陛下,您這個想法,好是好,可是建立這么多書院,朝廷根本負擔不起,現在官員俸祿的問題還沒解決呢。”
范質執掌財權多年,所以考慮事情很全面,如果沒有錢,再好的想法都是空中樓閣。
“這個朕也知道,不過朕自有打算,這個也只是先給你們看看,目前要做的是落實新體質。”
“是。”
七人記住了郭浩的話,然而就離開了,接下來他們要做的事很多,光是各地新部門的建設,就夠他們忙活了。
官員體質開始改革,郭浩又開始思考軍事,如今地方藩鎮的兵力還是多,加強控制是勢在必行。
而要加強控制,就需要中央力量大于地方,冒然削減兵力,那些節度使恐怕不會樂意。
思來想去,郭浩也沒想出什么好辦法,看來只有學學老趙,來一次杯酒釋兵權了!
……
“陛下,李筠之子李守節來了,正在殿外候著呢。”
這一天,郭浩正在看下面報上來的改革情況,三德子忽然來報,說李守節來了。
“讓他進來吧。”
郭浩說著放下了手里的奏折,站起身伸了個懶腰,這次改革朝廷里雖然沒什么反應,可地方反對的聲音還是很大的。
李守節走進來,躬身給郭浩行禮“草民李守節,拜見陛下。”
這時候的禮儀,見了皇帝不是必須跪拜的,哪怕對方毫無官職,不想跪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