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雛形了。
詩中別的都好理解,唯獨“六甲次第不乖行”難懂,如今郭浩一看,兩邊確實有六個小兵。
后來有研究者猜測,唐朝象棋的棋盤上可能有十二個小卒,雙方各六,而不是像今天的雙方各五。
而到了北宋中期,“大象戲”風靡起來,棋盤和圍棋的差不多,中間沒有明確的楚河漢界,棋路也不是像今天這樣縱線九條、橫線十條,而是縱橫均為十一條。
密密麻麻完全交叉,共擺三十四枚棋子,其中中“兵”和“卒”都是六枚,這正好和唐朝傳奇故事里的“六甲次第不乖行”相吻合。
大象戲是有炮的,炮的位置跟后世象棋不同,它在車的旁邊,也就是說,大象戲開局之時,車、馬、炮一字排開,跟將、士、象完全并列。
這樣玩起來有個缺陷就是不管誰先走,都能用自己的“車”一下子吃掉對方的“車”。
當然對方也不傻,會用他的“車”吃掉這邊的“車”,但此時已來不及,他那邊的炮岌岌可危。
為彌補大象戲的這點不足,此時的人玩以前,雙方先各擲一把骰子,誰的點數大,誰就先下,所以旁邊還有兩個骰子。
此時二人的注意力,都在棋盤上,好似沒有看到郭浩,郭浩知道觀棋不語地道理,可看著這樣的象棋,不由得感覺別扭。
“李輝。”
“在。”
“會玩么?”
“會。”
“我教你一個新玩法。”
說著,郭浩就撿起一個木棍,在地上畫了起來,功夫不大,一副后世的棋盤就出現在地上。
可是光有棋盤沒有棋子,二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僧道二人身上,二人此時正好下完了一盤,看到郭浩的新棋盤,不由得覺得有趣。
“二位,借你們的棋子一用。”
二人相視一笑,只見那道士伸手道“公子請便。”
郭浩讓李輝拿過棋子,然后按照后世的擺法,一邊擺還一邊說道“馬走日,象走田,小卒一去不復還,炮打隔三子,車走一溜煙。”
簡單敘述了規則,李輝也大致明白了,郭浩前世象棋還可以,圍棋也算入門。
這一世很少下棋,但是用新規則下,他還是很有自信的。
果不其然,李輝很快就敗下陣來,而是一連輸了三把,郭浩覺得他水平不行,于是望向僧道二人。
“二位師傅,我這個下法你們覺得怎么樣,要不要來一盤?”
郭浩好久沒下棋,一時間也是來了興致,僧道二人對視一眼,僧人搖了搖頭,那個道士則站了起來。
“好,那貧道就來試一試,不過光是下棋沒什么意思,咱們要來點彩頭!”
“彩頭?”
這是要賭錢?
郭浩此時可是皇帝,還差那點錢,于是笑著回道“好,沒問題,你要是贏了我,我就給你一百貫錢!”
一百貫錢,按理說已經不少了,可是那道士竟然搖頭,郭浩以為他嫌少“那就兩百貫,道長可不要太貪心了。”
道士還在搖頭,郭浩有些疑惑,他好像明白了,道士要的不是錢,于是問道“那你要什么?”
道士笑道“貧道不要金,不要銀,至于要什么,稍后公子就知道了。”
聽到道士不要金銀,郭浩有些遲疑,道士看出了他的猶豫,笑道“公子放心,貧道要的東西,對于公子來說很容易。”
郭浩此時才發現,這兩個出家人有點奇怪,貌似是有備而來,但是郭浩并不怕,反而想看看他們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好,我答應你,不過你要是輸了呢?”
道士聽了看了和尚一眼,扶須笑道“如果貧道輸了,貧道就幫你解決這鼠患如何?”
此言一出,李輝上前一步,卻被郭浩攔住,郭浩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