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多遜看著學子們,有的人羞愧的低下頭,可有的人卻依舊不服氣,因為他們沒接受過這方面的教育。
“我知道你們有些人可能不服,但是你們可以去汴梁任何一家私塾問問,數術如今已經成為大宋的必修課程。
宋州的國子監正在修建,將來會有很多科目加進入,也就是說你們以后考試不僅僅考經史子集,也會考格物之學。
這些學問都是陛下親自傳授,很多都已經得到證實,當然你們如果不擅長經文,格物學精通也是可以的,朝廷也會給你們安排官職!”
盧多遜說完,士子們都很吃驚,以前他們雖然聽說過這個,可他們依舊認為那些都是旁門左道。
但是盧多遜今日親口所說,他可是內閣大學士,朝廷的一品大臣,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不可能瞎說。
“明天還有一場格物學,考的內容很多很雜,比數術更難,你們不會不要緊,如果感興趣可以學習。
未來陛下會欽定天下幾座書院,南方北方都有,作為大宋的最高學府,從幾個學府畢業的學生,朝廷會優先錄取!”
盧多遜說完翻身上馬,帶著郭致禹離開了營地,趙匡胤咳嗦了兩聲“都聽見了吧,你們還有機會,都會去休息吧,明天最后一場考試了!”
說罷名人驅散人群,郭浩在皇宮中一直在關注這邊,他手里拿著一個單筒望遠鏡,看到人群散了才放下。
“王太傅,你說朕這么做,會不會有點操之過急了,如今大宋年輕一代還沒有成長起來,他們這些人,確實沒機會接觸那些學問。”
“回陛下,臣覺得剛剛好,如果陛下想要推廣格物學,復興百家,就必須表現出重視,而科考就是最好的方式。
如今老臣已經做出了六大書院,分別是石鼓、白鹿洞、嵩陽、岳麓、睢陽、茅山,其中睢陽書院已定為國子監,其他書院也可以給個封號。
陛下可以子這六大書院為核心,向周圍擴散,前期還是以農業、軍事為主要研究主題,用于增強我大宋國力。
至于陛下所說的其他學問,那些費時費力的,老臣覺得緩緩圖之也是可以的。”
王溥的話很有道理,郭浩現在就想把原子彈研究出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但是改進農具,制造武器,增加大宋的戰力,這是格物院還有那些書院的當務之急,郭浩手里拿的望遠鏡,就是格物院的研究成果,將來可以用于戰爭。
除此之外就是改變生活,很多方便百姓的小發明,公輸家最擅長這個,而陳林的玻璃,制造出了煤油燈,也就是營地里用的那個,和后世的煤油燈差不多。
自從上次郭浩從宋州回來,他就一直想著怎么展開教育工作,如今借著這次科舉,成功邁步第一步。
只要讀書人意識到,他們學的東西將來要考,就必定有很多人去學,這樣一來那些有天賦的學子,就有機會出頭。
歷史上有很多人,文科學的一塌糊涂,但理科卻十分厲害,反之亦然,這樣的人大有人在。
如今大宋有三千萬人口,和后世沒法比,但是郭浩相信,用不了幾年,大宋的人口就能提上去。
不過在此之前他還做出了一系列規定,女子必須滿十六歲才能出嫁,男子也是十六歲,否則就是觸犯法律。
而且近親不能結婚,接生的穩婆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同時提出了消毒的概念,最早應用于軍中。
雖然大宋的人口少,可是他也不想看到胎兒夭折,古代胎兒夭折率很高,這與產婦的年齡有關。
而且生孩子對于女人來說是一難關,除了身體發育的原因,還有就是醫療水平和衛生條件。
所以郭浩早就下達了旨意,在全國執行,可民間還是有人不遵守,有些事情絕沒有想的那么簡單。
考試結束了,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