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世,只要做好當下,不用瞻前也不用顧后,因為往事已矣,不可改變,未來之事又難以預料,就好像這詩詞。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不知什么時候,郭浩開始有了好為人師的毛病,也許是天生的,又或許是習慣。
有時候來了興致,總會說教一番,無論是對大臣還是對朋友,對下屬還是對家人,說教的時候一般都會帶一首詩,讓人無法反駁。
李煜聽到這首詩,心里是上不去下不來的。
他想高興,可是他作詩好像真比不上郭浩;他想難過,可是郭浩說的沒錯,他在這個時代已經獨領風騷了!
二人都是帝王,都有詩才,如果郭浩不會作詩也就罷了,可郭浩偏偏會作詩,而且還會平定天下,治理國家。
李煜很受傷,有些后悔今天來湊這個熱鬧,周娥皇在一旁連連安慰,郭致堯一臉的崇拜,蕭綽則是有些驚訝。
“好大的口氣,就連李白、杜甫都瞧不起!頃刻間作了兩首詩,這等大才能否為大遼所用呢!”
蕭綽覺得郭浩口氣大,實際上也確實大,要知道此時唐朝過去沒多久,李白、杜甫的影響還很大,這首詩要是流傳出去,也不知道文人們會怎么想。
而郭浩也沒想到,這個小丫頭竟然在打他的主意,蕭綽從小受父親影響,在治國方面喜歡漢人的方式,但是她還了解契丹文化,這也是后來她能掌權的原因。
看到所有人都不說話,郭浩也覺得自己有點過分了,本來想給兒子做媒,貌似搶了郭致堯的風頭。
“咳咳,時候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堯兒你可以送送陳姑娘,記得早點回家。”
“是,父親。”
郭浩說完起身離開,李煜也沒心情李煜喝酒,于是和周娥皇回去,只留下郭致堯和蕭綽。
蕭綽看著眼前的“小孩”,真是一點興趣沒有,雖然郭致堯在同齡人中已經很優秀了,可蕭綽比他更優秀。
“關公子,既然大家都走了,那么月兒也回去了,多謝關公子的招待。”
“哦,這就走了啊,不多玩會兒了,莊子里還有很多好玩的。”
“不了,月兒回去還要給家兄寫信,詢問一下他的病情,還有父母的身體。”
這個理由郭致堯沒法拒絕,只能失落地答應“好吧,那我送你。”
于是二人也離開了莊子,郭致堯還不算傻,一直送到了蕭綽的住處,原來是太醫院不遠的一家客棧。
雖然第一次沒什么進展,但郭致堯并不氣餒,如今知道了蕭綽的住處,下一次也有機會。
回到宮中,郭致堯把今天的事告訴秋南,秋南可比郭浩細心多了,而且還是女人了解女人。
“你是說,那個陳姑娘好像并不喜歡你,而是喜歡你父皇?”
郭致堯點頭,又搖頭道“當時父皇和唐國公都在,兒臣也不知道她喜歡誰,總之對我興趣不大。”
秋南聞言沉默了半晌“那陳姑娘第一次見從嘉,所以喜歡的一定不是他。
而她和你父皇已經見過幾面,所以你父皇的可能性比較大,這一點你要多留意。”
“留意?母親要我留意什么?”
秋南見郭致堯不明白,有些恨鐵不成鋼地說道“按道理,你們年齡相仿,而且你的才學也不差,那陳姑娘應該和你親近才對。
可是她小小年紀,竟然愿意和你父皇接近,難免沒有什么企圖,你父皇什么都不怕,但你要小心!”
聽母親這么一說,郭致堯恍然大悟,不過轉念想想好像也沒那么嚴重,畢竟郭浩和蕭綽也沒見過幾次。
“好,如果父皇再找我的話,我留心觀察一下,不過我覺得那個陳姑娘沒什么問題,只是擔心家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