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宋建國已有七載,除了幾個強大的國家,周邊小國皆已覆滅,區區一個定難節度使,朕憑什么動不得!”
郭浩真是越說越來氣,也不知道這些大臣是怎么了,其他地方還好,怎么對于西北、西南就猶豫不決。
也許是傳統觀念束縛了他們,因為華夏在元朝之前,從來沒有過那么大的地盤,所以華夏能有今天廣闊的國土,也有蒙古人的功勞!
“陛下,李家不過三州之地,卻接臨黨項、朔方,這兩族數百年開一直入侵不斷,如今有定難軍攔在中間,我朝也少了許多麻煩!”
薛居正看郭浩要打定主意,連忙站出來提醒,郭浩聞言一拍桌子,站了起來來。
“麻煩?難道朕還說的不明白么?定難軍是個隱患,朕必須要把他消除,大宋能有今天,什么時候怕過麻煩?
不就是黨項和朔方,膽敢入侵就滅了他們!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你們每天就那么心安么!”
郭浩借用趙匡胤這句話,不過用的時候不一樣,歷史上趙匡胤統一的天下,和郭浩的天下意義完全不一樣,大臣們理解不了,郭浩也沒解釋太多。
“陛下,西北地區地勢險要,一旦用兵恐怕對我軍不利,而且北面還有遼國,如果他們出手相助,想要收復西北,恐怕并不容易!”
大臣們還是沒有信心,郭浩也懶得搭理他們,冷哼了一聲,直接拂袖而去。
早朝過后,大臣們都憂心忡忡,如果郭浩執意要收復西北,李家一定不會坐以待斃。
這次的事情鬧得有點大,消息很快傳了出去,李光睿得知后十分惶恐,找來兒子李繼筠商量此事。
事實上這對父子都沒什么野心,也知道他們不是大宋的對手,只是讓他們放棄世襲的產業實在有些不甘心,可是不放棄又沒有辦法。
定難軍之事鬧得滿城風雨,那日早朝過后,第二天郭浩就下旨,讓李光睿父子進京,父子二人接到圣旨不敢拒絕,七日后來到汴梁。
大臣們得知李氏父子沒有抵抗,不由得都松了口氣,看來他們有些擔心過頭了,也低估了郭浩的威懾力。
四月初一,大朝。
郭浩在大慶殿上召見李氏父子。
“臣,李光睿攜犬子李繼筠參見陛下,吾皇萬歲!”
郭浩看到了李光睿,臉上露出笑容“愛卿請起,朕就知道愛卿深明大義,一定不會牽連三州百姓。
朕這次叫你們父子來,其實也不是想為難你們,那西北地區畢竟寒苦,遠不如江南地區舒適。
你們李家時代經營三州,這些年也做了不少貢獻,如今南方剛剛平定,百廢待興,如果李愛卿有意,朕可以讓你們去南方選擇一塊地,繼續經營祖業。”
郭浩讓李家去南方,兵權就不一定有了,不過李光睿如果聰明,就應該猜到郭浩的用意,畢竟南漢還有一塊蛋糕沒分。
李光睿雖然不想離開,可圣旨難違,歷史上西夏的創立者現在還是小孩子,只要李光睿答應,也就不會有西夏了。
“多謝陛下,只是李家在夏州百年,牽扯太多,如今陛下讓李家南遷,臣還要回去準備一番。”
“好,如此朕就給你三個月的時間,南方的土地你先選,朕會讓人安排好。
等你們李家搬過去,你們父子也可以入朝為官,或者在地方也行,總之朕是不會虧待你們的!”
郭浩也沒有逼迫太緊,畢竟李家一向表現還可以,雖然有些矛盾,但李光睿的態度還是很不錯的。
父子二人再次謝過,離開皇宮后也沒有心思留宿,找了個地方吃點東西,打算即可啟程返回夏州。
然而就在他們吃東西的時候,遠處有一個女子出現,眼睛盯著父子二人,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