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刺客的面紗,李輝發現這些人雖然像漢人,可胸口的刺青卻暴露了他們的身份。
最過分的是,其中有一個人竟然還保留著契丹的發式,如此明目張膽地潛伏,郭浩是又驚又怒。
“好一個遼國,竟然滲透進來這么多人,這一次要不是朕親自當誘餌,恐怕引不出來這么多人!”
李輝聞言面色凝重的點點頭,回頭再看那個侍女,尸體已經成了焦炭,她打算用炸藥對付他們,可惜她根本不會配置炸藥。
“經過這一次,那些細作應該會隱藏的更深,就算他隱藏的再深,朕也要把他找出來。
秘密召集火槍兵,護送朕北上,同時通知內閣,擬中旨,進行全國第一次人口普查!”
只要由于人口普查太過繁瑣,郭浩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經過這次刺客事件,郭浩覺得有必要開始調查。
人口普查的方案早就制定好了,由地方官府組織,挨家挨戶進行,然后登記造冊,統一發放“身份證”。
大宋要想實現經濟發展,人口流通是必須的,可人口流通就代表著混亂,所以實名認證勢在必行。
但是實名認證在今天也有一定難度,因為沒有照相技術,繪畫又浪費時間,其他辨認方式都不可行,唯一可行的就是指紋。
所以郭浩規定,每個身份證明上都要有指紋,而且只能是拇指,受傷殘疾可以用其他手指,官府在普查的時候會登記指紋,然后按照姓氏拼音排序,用來檢索。
至于拼音的使用,郭浩并沒有普及推廣,他打算暫時把他當做密語,用來傳遞戰報和消息。
所以為了有人偽造身份,郭浩保密了拼音檢索,外人不知道衙門怎么證明,指紋又是獨一無二的,自然就有了一定的可行性。
三千萬人口,全部普查并不容易,封建社會除了普通百姓,還有不少奴隸階級,這些人也要登記。
如此就可能造成一定的動蕩,郭浩打算從汴梁開始,逐步對外輻射,由公安系統配合,相信可以緩慢推行。
……
一千火槍兵從汴梁出發,外表看上去和普通軍隊沒什么區別,但是他們的箱子里,全是一個個紙卷,里面是定量的火藥。
郭浩沒有隨著隊伍北上,大炮加上火槍兵,足夠趙匡胤對付西北的遼軍了。
此時,西北的戰事也并不順利,情況郭浩預料的一樣。
石州,宋軍大營。
“將軍,雖然我們轟塌了城墻,可是只要我軍進城,就會收到頑強的抵抗!
末將曾想帶兵繞過去,遼軍騎兵如同附骨之疽,根本不讓我們過去,儒林、撫寧皆是如此!”
遼闊的黃土高原,是騎兵的主場,雖然地勢并不平坦,可步兵還是無法抵抗騎兵。
“這里的情況陛下已經知道了,他已經派出一千火槍兵過來,只要火槍兵一到,我們就不怕契丹的騎兵了。”
“火槍兵?只有一千人,恐怕無足輕重吧?”
楊光義沒見過火器的厲害,不了解火槍的威力,趙匡胤卻是微微一笑,他對火器很有自信。
“楊兄莫急,等火槍兵來了你就知道了,陛下真乃天人也,竟然能做出如此厲害的武器!”
七天之后,火槍兵終于到了,趙匡胤看著一桿桿火銃,心里有些激動。
“楊兄你看,這就是格物院研制的火銃,你別看它像個燒火棍,可是它的威力不容小覷。”
說著趙匡胤拿起一把火銃,熟練的裝藥、填彈,然后舉槍瞄準前方的箭靶,果斷扣動扳機。
砰!
一聲槍響過后,箭靶中間出現一個荔枝大小的窟窿,楊光義倒吸了口冷氣,原來這就是火槍,這要是打在身上……
“將軍,這火槍的威力確實非凡,只是這這射程,恐怕不如弓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