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下場,無疑是一種警告,再加上郭浩開始培養二人,李安也知道見好就收,否則會適得其反。
太平二年三月,真的如年號一樣,沒有什么大事發生,郭永寧到了“冷宮”后,發現沒有傳說的那么可怕。
吃穿用度一切照舊,不用去管宮里的瑣事,郭浩給她很多書,還讓她在宮里織布,目的讓她遠離是非。
而郭致禹到了格物院,好似飛鳥到了天空,魚兒入了大海,身邊都是志同道合之人,他說什么都有人懂得,這可比宮里有意思多了。
之前郭致禹在宮里,還要學習經文,他本身最討厭那些,用后世的話說,是一個地道的理科生,語文不及格。
但是礙于皇家的身份,他不能不學無術,所以他只能死記硬背,這種痛苦不亞于我們背課文,而且還是必須背會。
現在到了格物院,里面除了經文,天文地理物理化學,什么都有,所以郭致禹很快樂。
至于郭守業,跟著李慶男東奔西走,準備遠洋事宜,李慶男走之前,帶走了不少絲綢、茶葉和瓷器。
看到這些東西,郭守業才知道,他們是去做生意的,而且那海邊的大船,看起來那么大,仿佛再大的風浪都不怕,心中的恐懼也就消除了不少。
汴梁城的錢莊步入正軌,下一步要在洛陽開第二家,不過開錢莊就需要大家的銀錢儲量,在這之前郭浩繼續整頓貨幣。
借著整頓貨幣的潮流,郭浩所以效法秦始皇,下達了一系列規定
第一,官方文字用楷書和行書,這兩種書體容易辨認,并且推廣標點符號,有利于幼學。
第二,車輛大小制定范圍,雖然他現在沒有修路,但先把全國車輛管起來。
第三,統一度量,統一重量到位,采用十進制,十兩位一斤,二斤為一公斤,升、斗、石不作為官方單位。
第四,規定時間,一年365天,十二個月,一個月約三十天,一天十二個時辰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四刻鐘,一刻鐘十五分鐘,一分鐘六十呼吸。
第五,統一長度到位,提出厘米、分米、米、里、公里的概念,重新繪制地圖,編入教材。
第六,規定官方語言,也就是普通話,郭浩在古代待時間久了,其實他自己也有口音,只不過他察覺不到。
一系列規定推出,大臣們很是感慨,郭浩還說自己野心不大,如今他這么做,完全要趕超秦始皇啊!
事到如今,郭浩已經提出了很多先進的概念,而且憑借自己的權利,直接推廣施行,不容質疑。
內閣之中,大臣們在討論著如何快速推廣,還有如果應對百姓的抵觸情緒。
王溥道“陛下做出的規定,雖然看似新奇,實則很有道理,尤其是時間方面,劃分的更細致。”
薛居正聞言點頭“不但時間分的細,就連長度也分的細,我以前從沒想過,還有厘米這么小的單位。”
說著薛居正比劃了一下,其實這些概念并不難接受,只不過需要時間去適應。
“呵呵,厘米算什么,陛下說厘米之下還有毫米和納米,我們肉眼根本看不到。
說起來你們還別不信,格物院有個什么顯微鏡,可以觀察很小很小的東西,我們平日里喝的水,其實并不干凈,里面有不知道多少小蟲子!”
陳玄話音未落,呂余慶剛喝了一口茶,直接噴了出去,無語地看著陳玄。
陳玄哈哈大笑道“呂大人別怕,煮開了就沒事了,我們喝了這么多年茶,現在還不是好好的。”
幾個人經過一番討論,覺得問題不大,只要地方官府嚴格執行,百姓們也能慢慢適應。
然而百姓們能適應,商人卻不一定,以前的度量單位用的久了,已經養成習慣,甚至有些奸商以此來賺錢,現在恐怕不行了。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