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英俊的青年站在面前!
“敢問這位公子,石守信將軍是你的……”
“正是家父!”
嚯……
所有人都唏噓不已,投去羨慕的目光,下意識地看向遠處的石守信,因為他是學員的教員之一。
也許是察覺到眾人的目光,石守信瞪了兒子一眼,原本還很得意的石保興縮了縮腦袋,連忙領了號牌離開。
又登記了幾人,這時一個儒雅青年引起人們的注意。
“在下王承衍,今年二十一歲,祖籍洛陽!”
王承衍?
有人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記錄官笑著點頭,他認識這個青年,正是北境將軍王審琦之子,又是一位功勛之后!
而王承衍的后面,跟著一位桀驁的青年,看到輪到他了,直接開口道“潘惟正,大名人,今年二十二歲!”
青年姓潘,而且和王承衍認識,不用說,又是一個將門之后,除了潘美沒有別人了。
如此之多的將門之后,讓其他人很有壓力,畢竟人家老爹就是當將軍的,和他們一比就有先天優勢。
這次汴梁只要二十人,這還是京城特招,別看名額不多,但是全國上百個郡縣和在一起,就有幾百人。
到了傍晚十分,兩百多學員已經登記的差不多了,這還是事先篩選出年齡不合格,身高不夠的,否則要比這多。
就在報名快要結束時,一個少年匆匆忙忙跑到報名處,由于報名快結束了,所以留下來的人都在看熱鬧,所以這個少年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呼,大人,我沒來晚吧!”
記錄官看了他一眼,發現這個少年年齡不大,身上風塵仆仆,應該是從很遠的地方趕來。
“沒晚,說你的姓名、年齡和籍貫。”
“李繼隆,上黨人,今年十八歲!”
十八歲!而且還不是本地人,按理說不應該出現在這里,這個少年什么情況!
記錄官聽了也皺眉,抬頭說道“你既然不是開封人,看起來也不像是住在開封,為什么來這里報名?”
“這……”
李繼隆一時間也不知道怎么解釋,其實他乃是開國名將李處耘之子,歷史上李繼隆的妹妹經趙匡胤撮合嫁與趙光義為妻,即后來的明德皇后。
李繼隆幼年時在伯父李處疇家生活,成年后,李繼隆因父親的功勞被蔭補為供奉官。
到李處耘被貶為淄州刺史時,李繼隆也被除籍,郭浩大壽,李繼隆與其母入貢,被官復原職。
因李處耘和趙匡胤的結拜兄長慕容延釗不和,李繼隆屢遭壓制,少年時代的他只好每天游獵練武,等待機會。
現如今趙匡胤不是宋太祖,卻還是禁軍統領,李繼隆依舊不得志,要不是聽說軍事學院招生,慕容延釗也已經死了,他還沒機會出山。
所以李繼隆也是將門之后,卻不在汴梁居住,所以沒有人認得他,自然也就不會照顧他。
“大人,其實我是……”
李繼隆猶豫著,要不要說出自己的身份,事實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父輩之間的事,也會牽連子孫。
他如果說出身份,也許會得到通融,可是趙匡胤就在汴梁,知道他來以后,會不會為難他。
但李繼隆也知道,他不能放過這次機會,實際上郭浩的出現,已經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很多人的命運軌跡已經偏離了歷史。
“大人,我是……”
“慢著,給他登記吧,他一個孩子遠道而來也不容易。”
就在這時,李輝忽然出現在眾人面前,所有人都是一愣,下意識地四處尋找,因為李輝在的地方,郭浩八成也在。
“李統領,這是……的意思?”
記錄官指了指天,李輝微微點頭,記錄官聞言不再多說,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