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王紀突然翻臉,讓段思恭很不理解,不就是兩個西夷使者么,苦寒之地的蠻子,何必這么認真?
段思恭臉上有些掛不住,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紅一陣,訓斥了段思恭兩句,王紀笑著看向二人。
“歡迎兩位使者,陛下如果知道你們來,一定會非常高興的,為了避免類似事情發生,本督會派人送你們進京。”
二人一聽大喜,同時也很是感動,能來上供就代表他們對大宋的認可,否則他們也沒必要不遠千里過來。
“多謝總督大人,等我們到了汴梁,一定會在皇帝面前感謝您的。”
兩位使者也很會做人,許諾替王紀說好話,可王紀卻笑著擺了擺手“不必了,想我大宋乃是天朝大國,禮儀之邦,對待客人,自然要周到。”
看到王紀如此客氣,段思恭還是不明白,王紀現在沒時間和他解釋,先派人安排好使者。
使者離開后,只剩下王紀和段思恭二人。
“段知州好威風,竟然敢拘系回鶻使者,你知道這么做會有什么后果么!”
“哼,不就是兩個羌夷,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到段思恭還不知錯,王紀眼睛一轉,忽然緩聲道“段兄你好好想想,陛下派我前來,全權負責羌夷事物,自然是有他的考慮。
吐蕃、回鶻是羌夷,可是人家既然來進貢,就是像大宋示好,我們哪有把人拒之門外的道理。
況且我們和遼國的關系你也不是不知道,回鶻雖然偏遠,可也挨著遼國,一旦他們依附遼國,我們豈不是又多了個敵人?”
王紀苦口婆心地勸說段思恭,段思恭的情緒也好了一些,回想西北地區這幾年的改變,忽然想到了什么。
“王總督,陛下不會看上回鶻地盤了吧?那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呵呵,陛下怎么想,段知州就不要亂猜了,總之陛下說過,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外交十分重要。
所謂外交,就是國家對外交涉,弱小的國家是沒有話語權的,只有強大的國家才能得到尊敬。
大宋周邊的小國全來進貢,這代表著國家的強大,而我們要做的是尊重他們,掌控他們,即不是朋友,也不要成為敵人!”
王紀帶著郭浩的囑托,正在進行著一個前無古人的計劃,但這個計劃現在還不能暴露,主要是避免遼國的干涉。
作為當前的大國,大宋要有包容之心,以此來麻痹那些部落,潛移默化中改變他們。
由于王紀的處理得當,兩位使者沒有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歷史上沒有王紀,段思恭抓了二人,二人回到部落告狀。
回鶻部落首領得知后很生氣,派人帶著公文到靈州質問,段思恭理虧沒有答復,結果幾年后回鶻不再進貢。
有時候一個人,做的一件小事,就可能影響兩個國家的關系,郭浩未雨綢繆派來了王紀,這才緩和了兩國的關系。
段思恭雖然犯了錯,好在沒有造成惡劣結果,郭浩得知這件事后,在旨意中說教了他一番。
與此同時,郭浩也意識到,既然短時間無法收復周邊的國家,外交手段是有必要的,于是下令內閣組建外交部,宗旨就是不能損害大宋的利益。
又一個新部門出現,大臣們都習以為常,此時還沒有外交的概念,還是郭浩親自解釋的。
“諸位愛卿,所謂外交,通俗來講就是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朋友之間有合作有沖突,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
雖然大宋周邊的國家都很弱小,但是人家既然獨立存在,就是一個國家。
所以我們再不損害大宋利益的前期下,可以與這些國家合作交流,互通有無。
當然了,一些機密的東西不能流出,可我們大宋地大物博,還是有很多東西可以交易的。
就拿商業來說,西北缺少糧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