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四年,遼保寧二年。
兩個國家都在抓緊發展,由于耶律賢的身體比歷史上好很多,所以有些事情親力親為,效果要比蕭綽主持的要好。
此時的蕭綽雖然沒有主政,卻可以給耶律賢出謀劃策,有了在大宋的經歷,所以對漢人十分重視,尤其是漢人的一些手段。
四月,耶律賢去了東京,這里的東京可不是后世的日本,而是遼寧省沈陽市。
巡視了一番后,五月立蕭綽為皇后,又向西行巡幸,皇帝出行是為了巡視地方,同時也會打獵游玩。
“宰相,朕這次出來,可謂是收獲頗豐,看著地里的莊稼幼苗,朕真的很高興。”
“恭喜陛下,陛下仁慈,廣布仁政,善待百姓,休養生息,如此下去不出十年,我大遼必定國富民強,無人敢侵擾。”
耶律賢點點頭,他認可蕭思溫所說,其實他和郭浩一樣,想做的事情很多,可很多事不能操之過急。
“前面是閭山了吧,我們正好去打獵,然后宴飲一番。”
蕭思溫知道皇帝都有這個愛好,所以也就沒說什么,這次耶律賢的表現已經很好了,該放松也要放松。
一行人向閭山前進,盤道嶺上,有一伙蒙面人,望著進山的方向。
就在這時,一個探子回來稟報“首領,他們來了!”
首領看了看四周,于是低聲道“叫弟兄們都做好準備,如有意外,誰也不許亂說話!”
“是!”
所有人目光麻木,耶律賢即位不久,有些忠于耶律璟的人就想著為他報仇,于是就埋伏于此,等著隊伍過來。
皇帝的隊伍進了盤道嶺,忽然破空之聲響起,一支箭矢飛了過來,所有人立刻警惕起來。
“有刺客,護駕!”
蕭思溫大喊一聲,連忙讓耶律賢下馬,把他護在身后。
耶律賢抽出寶劍,警惕地看著四周,陸續又又幾支箭射來,侍衛連忙用刀劍格擋。
然而密集的箭雨過后,從山林中忽然沖出一群蒙面人,人數有上百人,比耶律賢的侍衛還多。
“陛下,賊人有備而來,人多勢眾,為了陛下的安危,還請陛下先行離開,老臣留下攔住他們!”
耶律賢看著前面的賊人,也知道形式對他們很不利,于是做出取舍。
“宰相小心,朕這就去帶兵,如有不敵,宰相要保護好自己!”
“陛下放心!”
說完耶律賢翻身上馬,在幾個護衛的保護下離開,蕭思溫手持寶劍,指揮著戰斗,替耶律賢爭取時間。
看到耶律賢跑了,為首的賊人想要去追,可是蕭思溫臨危不亂,立刻讓人攔住了對方。
然而就在拉扯中,侍衛已經死傷不少,賊人的首領知道蕭思溫不好對付,于是張弓搭箭。
嗖!
“宰相小心!”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蕭思溫經歷了多少次大戰,都沒有人能傷他分毫,沒想到今天在這陰溝里翻船。
一支箭正中蕭思溫的胸口,蕭思溫低頭不可置信地看了看,抬手想說什么,終究無力地倒下。
蕭思溫死后,侍衛們沒有首領,立刻四散奔逃,此時耶律賢已經沒了蹤影,賊人見事不可為,果斷下令撤退。
半個時辰后,耶律賢帶著援兵返回,結果哪還有賊人的蹤影,一路上沒反應幸存侍衛,戰場上滿地的尸體。
看到這一幕,耶律賢心中一緊,連忙四處尋找,結果一眼就看見蕭思溫倒在血泊中。
“岳父!”
耶律賢痛呼一聲,差點從馬上摔下來,蕭思溫竟然死在了這里,這讓他回去如何向蕭綽交代!
“來人吶,給朕追!無論如何也要找到兇手,將他們碎尸萬段,朕要為岳父報仇!”
帝王一怒,遼國上下都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