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皇宮,拱錘殿。
郭浩得知蕭思溫遇刺的消息,直接笑出了聲,這個老家伙竟然死了,真是意外之喜。
遼國此時的局勢,郭浩猜也能猜到一二,耶律賢繼位,朝中大臣爭權奪利,蕭思溫風頭太盛,結果惹來殺身之禍。
想到這些,郭浩不由得感慨,其實他剛剛登基的時候,何嘗不是如此,他盡量表現的仁慈,可依舊殺了不少人。
由于他掌控著軍隊,所以文臣沒人敢出頭,杯酒釋兵權剝奪了武將的權利,后來又啟用了一些,剩下的全去了軍事學院。
所以說軍事學院對于學員來說,是他們軍事生涯的開啟,可是對于那樣將領來講,是他們戎馬一生的結束。
比起馬革裹尸,這個結果其實已經很好了,發揮一下余熱,還能在死前留個好名聲。
除了朝中的殺戮,地方其實也很血腥,后蜀、南唐、南漢,在他的授意下,很多不安定因素都被鏟除,頑固分子直接誅殺。
在一陣血雨腥風中,大宋才有了今天的局面,而郭浩的雙手早已沾滿了鮮血,不知道又多少無辜的生命因為他凋零。
可是郭浩在乎么?
他在乎,又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活著的人,是后世子孫,千秋萬代。
他不在乎,是因為他不得不這么做,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如今遼國的局面,遠比大宋要復雜,蕭綽此時還沒有聽政,正劇還沒有開始。
有一點讓郭浩很疑惑,那就是耶律賢的身體,好像不像歷史記載的那樣不堪,難道又是他做了什么,改變了歷史?
郭浩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反復翻閱了他的筆記,早些年他怕忘記一些事情,特意把記憶中的歷史都寫了下來。
這本筆記只有他知道,從來沒給任何人看過,里面記載著未來發生的一些大事,還有一些著名的人物。
歷史上的耶律賢,身體確實不好,這才給了蕭綽機會。
可如今耶律賢身體無恙,蕭綽也沒想過主持朝政,但郭浩有感覺,如果沒有強大的外力干涉,歷史一定會回歸正軌。
想到這里,他決定抓住這次機會,有時候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雖然他不想這么早征討遼國,可這次機會實在難得。
“來啊,傳趙匡胤!”
郭浩打算把趙匡胤叫來商量一下,他打算御駕親征北伐遼東,因為那里的女真族,因為他有一個兒子在那里。
對于這個兒子,郭浩其實早就想見見了,畢竟是親生兒子,可是一直沒有機會。
如果這次北伐順利,拿下遼東的地盤,那他就有機會見到自己的兒子。
很快趙匡胤來到拱錘殿,郭浩想了一下,又把王溥等人叫了過來,畢竟打仗需要后勤支援。
所有人都到期了,郭浩開口道“朕接到密報,遼國宰相蕭思溫遇刺,現在朝中政局紊亂,朕決定御駕親征,北伐遼東,諸位有什么建議。”
御駕親征!
打的還是契丹的地盤!
幾個文臣都吃了一驚,趙匡胤若有所思,從軍事角度看,這確實是個機會。
“遼東地區北面是女真,南面是高麗,而且比鄰大海,可以動用海軍!
據朕所知,女真部落最近也不太平,遼國新冊封了一個女直大王,但其他部落好像并不服他。
所以這就給我們了一個絕好的機會,只要我們占據了遼東半島,就等于打入遼國內部。
而女真族一直是遼國的附屬,如果我們能夠與其聯合抗遼,遼東之地就是我們的了!”
郭浩說著讓人拿出地圖,指給眾人看,遼東半島地理位置確實獨特,如果走海路,從大宋登州到遼國東京道蘇州,只需要一天的時間。
這條路線就是后世的